後來情況有變,國王對宋卡侯爵的工作表現很不滿意,甚至說出了“宋卡侯爵去死吧”這樣的話。為此,拉瑪一世還想把宋卡侯爵吳讓解職並拘禁起來。吳讓的長子吳文輝不得不坐船去曼穀,在國王親信洛坤府公爵的幫助下,去覲見拉瑪一世國王。
據此分析,沒有證據表明宋卡侯爵吳讓遭到過拘禁。
此外,拉瑪一世國王後來任命吳文輝為子爵和宋卡吳氏第二任城主,依然可以在四島和五島獨家經營燕窩業務。
1786年,緬甸國王巴東率“九軍”攻打暹羅,從清邁一直打到了洛坤。抗擊緬軍的戰爭還導致了南方各地的農民起義。甚至在宋卡,原宋卡城主戎伯爵的兒子坤龍·拉乍巴迪率領兩千名兵員,奪走了吳文輝子爵的政權。宋卡伯爵戎之前已經被鄭信王免去了城主的職務。
在被坤龍·拉乍巴迪奪權之後,吳文輝子爵不得不帶領家人在貓島鼠島登船,去曼穀報告國王。拉瑪一世國王要求吳文輝傳命令給正在南方抗擊緬軍的王弟戈帕拉乍瓦親王。
在他廊和洛坤府戰勝緬軍之後,戈帕拉乍瓦親王移師宋卡,為吳文輝奪回了這個城府。叛軍頭領坤龍·拉乍巴迪後來遭到了處決。
收複宋卡後,吳文輝子爵會合親王的部隊,一起去攻打叛軍盤踞的幾個城市。後來,國王晉升他為侯爵爵位,他的三個弟弟也得到了晉升。
吳文輝侯爵對中央朝廷忠心耿耿,在平息包括薩義德團夥在內的叛亂方麵表現出色。他在還1791年收複了北大年和賽武裏。由於他的貢獻巨大和業績出色,他從侯爵晉升為與大臣同級的公爵。
宋卡公爵還被授權管轄南方的兩個主要城府——北大年(包括吉蘭丹和丁加奴)和賽武裏。
拉瑪一世國王和戈帕拉乍瓦親王對宋卡公爵吳文輝一家的仁慈,是莫大的恩賜和榮耀,使得吳家在跌落低穀的時候能夠東山再起。
四、由宋卡侯爵乃參主持修訂的宋卡編年史,在第59頁說明,吳王廟(素旺奇裏廟)佛堂的興建是由吳誌從侯爵開始的,但工程的竣工是在吳誌生(天生)侯爵當政時期。所以,如果說在吳文輝擔任城主的時候奧廟的名字被改成了吳王廟(素旺奇裏廟),那麼新名字也許是在他的侄子宋卡侯爵吳誌從或吳誌生執政的時期改動的。
改名是為了緬懷宋卡吳氏第一任城主、修建這座寺廟的吳氏家族始祖吳讓侯爵的豐功偉績。
此外,改名也許是為了讓這個成為家族成員和下一代的家廟。如果這樣的假設是正確的,那就意味著吳讓侯爵的子孫後代想把“素旺奇裏”作為他們的泰語姓氏,同時保留了他們的漢語“吳”姓。
自1913年實行姓氏法以來,拉瑪六世國王恩準乃參侯爵的後裔可使用三個姓氏,包括素旺奇裏、納宋卡和羅差那哈丁,但吳王廟(素旺奇裏廟)依然是吳讓侯爵的家族廟
宋卡吳氏第六任城主寫了一首關於這個寺廟的詩歌:
此廟謹獻給泰王,
雖然他已經過世,
我們永遠緬懷他。
他對我們的仁慈,
他給我們的榮耀,
山上建廟作報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