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綠色的琉璃瓦是拉瑪三世時期從中國進口的,這在那個時候是很流行的。這種建材在農村地區是找不到的,除非是城主那樣的達官貴人的住宅。
五、圍牆的木樁木杆,是由硬木製成,有一百多年之久。
六、塔身以及木杆之間的粘土磚,也是拉瑪三世時期很流行的。
過去,宋卡湖周邊的人們會坐船去佛塔,靠泊在這座令人崇敬的建築物前麵。為高祖母古古穿袍的宗教儀式,每年舉行兩次,吸引了大量的人群。儀式的日期載入了宋卡的日曆和泰曆之中,內容是緬懷先祖。這個傳統一直延續的今天,但參加的人數沒那麼多了。
吳登箴(乃參)侯爵在擔任城主的時候,至少每年參加一次緬懷活動,他乘坐自己的豪華遊艇,並由兩艘監護船一前一後隨行。抵達後,吳登箴先去汶素·素旺奇裏的住宅會見親戚,然後大家一起走向佛塔。除了參加家族的儀式之外,他還把帶來的漂亮衣服和水果分發給親戚中的年輕人。他喜歡打鳥,如果獵獲的鳥還沒死,就送給作者的父親。但如果鳥已經死了,則作為家裏的美味佳肴。
瑪哈努帕·巴頌甘子爵(邦羅差那哈丁)和他的夫人(坤焦)也帶領子孫後代每年參加緬懷先人的活動。作者的母親(還活著)當時說,好多人都輪流來抱一下她兒子(作者),並送上祝福。這些人包括坤尼賽(他後來被選為宋卡的代表)、坤阿派和坤巴萊。
他們是邦羅差那哈丁和坤焦的三個兒子。而坤焦則是阿那他頌巴伯爵(艾)的女兒,是斯裏探瑪貼巴公爵(司法部長和樞密院主席)的妹妹。
沒有記錄表明,高祖母古古有多少子孫後代,但她的孫子汶素·素旺奇裏是作者的祖父。當作者的父親詢問爺爺,為什麼吳登箴(乃參)侯爵那麼崇敬高祖母古古的時候,爺爺的回答是:“我們都有一位共同的高祖母。”
實際上,作者的祖父汶素·素旺奇裏與吳登箴(乃參)侯爵是年輕時代最要好的朋友。此外,曾祖父通素(有七個兄弟姐妹),是古古的後裔。他得到了城主的授權,可以經營燕窩業務,他還派弟弟汶素到宋卡學習。宋卡人民都稱曾祖父通素為“島主”,反映了他在湖區的崇高威望。
三個男孩汶素、乃參和艾一起讀書和玩耍,長大後一直保持著親密的關係。後來,乃參成了宋卡侯爵,艾成了阿那他頌巴伯爵,而汶素還是生活在宋卡,沒有特別的目標。乃參為汶素做媒,娶妻林頌村一位家境殷實的華人女子通孫,還指派他去擔任村長和古古區的代區長。
曆史在重複,乃參侯爵和1927—1933年間擔任城主的貝遷裏伯爵的女兒參那蘭邦,聯合主持了作者父親在宋卡的婚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