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誌從,又名天從,暹名天鍾,生於1775年。他是吳讓二子吳文耀的長子,過繼給吳文輝作嗣子。1789年,他父親文耀在擔任乍納城主一年後去世,嗣父文輝讓他去曼穀向拉瑪一世國王報喪。國王把他留在曼穀,安排他進入宮廷學校接受教育,而後又讓他擔任禦侍。
1795年,緬甸軍隊攻占了他廊。受曼穀王朝國王的派遣,暹羅元帥蓬鐵率軍去收複失地,他還指派擔任禦侍的吳誌從(天鍾)子爵送信給宋卡公爵吳文輝,要求其設法阻止緬軍進攻賽武裏。
吳文輝在宋卡和乍納動員了九百名兵員,其中宋卡七百名,乍納兩百名。他要求吳誌從經博他侖去攻打他廊的緬軍。他們在董裏與蓬鐵元帥的部隊會師了。吳文輝自己把部隊布置在賽武裏,去阻止另一場叛亂。
暹羅軍隊擊潰緬軍之後,夷陵城主拿督北蘭陰謀叛亂。吳誌從決定暫時放棄他廊,轉而率領聯軍攻打夷陵,經過浴血奮戰,生擒了城主拿督北蘭。
1810年,拉瑪一世駕崩後不久,拉瑪二世帕佛陀洛羅那帕萊(鄭佛)繼位登基,但緬甸乘機又來侵略,派遣水軍200餘艘戰船攻占了他廊。暹羅國王命令大將從勇馬叻率主力部隊去攻打春蓬,吳文輝去攻打賽武裏。
宋卡城主吳文輝在宋卡和博他侖招募了一千五百兵員,指派吳誌從帶他們去會合暹羅的主力部隊。在與緬軍的戰鬥打響之前,暹羅另一位將軍率領的一千名農民軍和三十艘戰船也在董裏與其他部隊會合了。暹羅軍隊擊敗了緬軍,吳文輝帶領部隊和四百名農民軍向賽武裏進發。
由於吳誌從是宋卡城主吳文輝的得力助手,在吳文輝辛勞了三十四年之後過世的時候,他被任命為侯爵和宋卡新的城主。吳誌從是吳文輝的侄子,即吳文輝弟弟吳文耀的長子。吳誌從的弟弟吳誌生(天生)被昭封為伯爵和宋卡副城主,而吳文輝的三弟吳文臣則被昭封為侯爵。
在吳誌從的當政時期,宋卡府沒有戰事,但也不是絕對平靜,由於盜竊的事件,宋卡也卷入了北大年的內部紛爭。北大年轄區廣大,城主管控不了每一個地方,國王命令蓬鐵和吳誌從把北大年劃分為七個城市:北大年、夷陵、賽武裏、廊織、拉曼(日欖)、丹絨馬(拉雅)和也拉。
1817年,在統治了宋卡七年之後,城主吳誌從侯爵在從曼穀返回宋卡時患病,同年十二月去世,年僅四十三歲。他還沒來得及完成吳王廟(素旺奇裏廟)大殿的建造。他與吳文臣侯爵差不多在同一時間過世。此後,吳誌生(天生)伯爵成為宋卡第四任城主。國王還昭封吳文臣侯爵的長子吳誌仁(文爽)為子爵,兼任宋卡副城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