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人有他們自己的領土。大約在公元192年,占婆國坐落在今越南中南部。北起今越南河靜省的橫山關,南至平順省潘郎、潘裏地區,王都為因陀羅補羅(今茶蕎),中國古籍稱其為象林邑,簡稱林邑。占婆國有四個省,分別是現在的廣南、平定、芽莊和潘郎。
占人學習印度文明。印度南部的帕拉瓦人在移居到占婆國的同時,也帶來了婆羅門教和佛教。婆羅門教和印度教影響力更大,因為統治者是婆羅門的瓦爾納種姓。
梵語是占婆國的正式語言,國王的名字往往是以“瓦爾曼”結尾。所以,過去從猜也和爪哇遷徙過來的大量泰人信奉印度教和大乘佛教就不足為奇了。
占婆王國在1472年(暹羅的大城王朝時期)被越南(安南)人摧毀,隻有湄公河的少數幾個省份留了下來。
兩百五十年來,占婆國的幾位統治者與爪哇和馬來亞關係密切,他們從印度教和佛教皈依為伊斯蘭教。1720年,占人最終成了柬埔寨(高棉)人的一部分。但包括保羅·班尼迪克斯博士在內的一些考古學家和語言學家認為,奧斯特羅尼西亞人源自赤道地區(爪哇和西裏伯斯群島),他們朝北遷徙到了中國南方的廣西、廣東和海南。後來他們遭到了漢人的入侵,被迫南下去了爪哇,但也有一些小股人群留在了廣西和雲南。由此我們假定,奧斯特羅尼西亞人也許遷徙到了泰國南方,抵達猜也後定居下來了。
3.高棉人從扶南遷徙到猜也
公元193—607年間,扶南王國是湄公河流域一個繁榮昌盛的國度,其國土範圍包括伊桑(泰國東北部)和柬埔寨。該王國是由夏倫德拉王朝統治的,由印度人混填所創立,他娶高棉公主為妻,王朝平穩地傳承下去了。到盤盤王的時候,他被部下的大將範蔓所推翻和弑殺。皇親國戚紛紛逃了出去,他們建立了一個叫盤盤的小王國。而扶南王國則陷入了戰亂。七年後,統治者還是不能平定暴力,扶南人決定邀請猜也的國王(盤盤)來繼位,他與祖先的名字相同,也叫混填。
在混填二世國王當政時期,大乘佛教由帕拉瓦從印度南部引進到了扶南國。大約在公元470—514年間,國王派遣僧侶那迦犀那帶著佛堂的模型出使中國。中國的皇帝很是欣賞那迦犀那的訪問,並任命扶南國王為南國武王。扶南王國在公元607年左右滅亡。
4.來自印度的婆羅門教和來自華富裏的如諾人創建了洛坤府
公元463年,由於穆斯林的入侵,婆羅門教徒乘船逃到了達瓜巴。他們沒想到會患上天花,於是去了甲米府(當時叫素叻他尼府),最後在公元473年遷徙到洛坤,形成了一個小小的定居點,不是城鎮。在公元1191年左右,華富裏國王洛坤侯爵受親戚的威逼,不得不放棄王位。他決定帶上一大批人,另找地方去建立新的王國,把王後和兩個弟弟留給了國王烏通。洛坤侯爵走了八九年,公元1200年在洛坤建了一座新城。
5.自石器時代起就生活在那裏的原住民
在博他侖府(高頭廊)和考猜順等地區發現的五六十把精製石斧,可證明在大約2000—4000年前,這個地方就有人居住了。
這些石斧用於切砍。但有人把這個時期稱為新石器時期,在泰國就是4000多年以前。
總而言之,我們相信南方的泰人(包括宋卡人)混雜著漢人、奧斯特羅尼西亞人、高棉人、如諾人、印度人和原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