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38(3)、39(1)(2 / 2)

記者聽完了王大虎兩個兒子的講述,深為王大虎過去因生活無奈而遺棄國華表示理解,又為王大虎的善良純樸感到敬佩。

劉國華聽到消息後馬上趕回太倉,分別來到了父母親工作過的中學。人是看不到了,他隻想在學校的檔案室裏看看親生父母的照片。可是原來父親所在的學校說,你父親雖然後來平反了,但當年的檔案資料已經被銷毀。原來母親所在的學校裏的檔案資料也不全,經過幾任老師更替,因為他母親人早已不在,檔案也沒有了。後來,劉國華去了舅舅的表哥家,在兩位表哥的帶領下,來到了離鶴塘西一公裏左右一個偏僻的小河彎邊,在一片蘆葦叢邊,有10多個墳堆,表哥指著靠東頭一個墳堆對劉國華說,這是你親生父母的。劉國華看著父母親墳堆上長滿了荒草,想著從未謀麵的親生父母坎坷冤屈的人生,眼淚止不住嘩嘩地流淌下來,他默默地跪在父母的墳前很久很久,直到兩位表哥把他拉起。他和兩位表哥一邊拔去墳上的荒草,一邊聽表哥講述國華親生父母遷墳到這裏的情景。當年國華父親跳樓自殺後,被造反派定為上畏罪自殺,自絕於人民,後事都沒人管,王大虎自己被打成牛鬼蛇神也不能親自己去處理。王雪梅因懷著快生的孩子也沒法去處理,後學校有正義感的一位老師帶幾個同學把他草草埋葬在學校附近的一塊荒地上。這位老師也因此受到了牽連。王雪梅投河自殺後,也有人說她自絕於人民,與文革對抗,也沒人料理她的後事,是王大虎摸黑帶著兩個兒子把她埋在現在這個地方,兩年後,又偷偷把她丈夫的遺骨弄到這裏合葬在一起。以後每年清明節,王大虎囑兩個兒子到這兒上墳,除草培土。

後來劉國華委托兩個表哥在鶴塘鎮群眾公墓處買了一塊墓地,將親生父母的遺骨埋進了公墓,並立了一塊質地很好的墓碑,上麵刻著國華的親生父母的姓名,後麵加了“之墓”二字,但再也沒有刻下其它字,如出生去世年月,也沒刻落款,某某某立等。做這些時,他沒有驚動當地領導和媒體。後來消息靈通的記者要為此事采訪他,他婉拒了,並請求記者為他永遠保密,記者答應了他的請求。

39 銀華成女企業家

劉銀華自從當了鶴塘鎮第二服裝廠廠長後,進一步抓好質量管理,添置了一些新的設備,生產的金鶴牌春秋女裝又興旺了兩年。

可到了第三年上半年,這種春秋女裝銷量大減,到下半年庫存明顯上升,工廠很快出現了虧損。那年底春節前,到劉銀華廠裏來要賬的排成了長龍。一些工人就恐慌了,有人傳出了第二服裝廠馬上要發不出工資,工廠要倒閉的消息。而在這關鍵時候,一個與劉銀華多年合作的副廠長不辭而別,自己另辦了一個工廠,並帶走了多名廠裏的技術骨幹。這等於屋漏偏遭連夜雨。麵對殘酷的市場競爭和廠裏的現實,劉銀華真有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欲哭無淚的感覺。她有時也真想撒手不幹了。但這麼多工人怎麼辦?工廠關門的後續問題怎麼辦?經過幾天思想情緒的調整,劉銀華終於冷靜下來,在困難麵前退縮,這不是她的性格,當初從公司辭職主動到鄉鎮廠工作,就是想做點事業出來讓人看看,現在碰到些曲折,就不幹了,這不惹人笑話?

劉銀華將留下來的技術骨幹召集到一起,在工廠最困難的時候,他們能留下來,這是多年合作的友誼,是對劉銀華的信任。大家一起找出了幾條工廠虧損的原因,主要是兩大問題:一是春秋女裝同類產品太多,金鶴牌春秋女裝幾年來在設計風格上沒有大的變化,在同類服裝中沒有自己的特色,即使設計出一種新樣式,很快就有人摹仿,金鶴牌產品又變成了普通產品。幾年來,廠裏生產的服裝品種單一,隻有春秋女裝,一旦這個產品在市場上走入低穀,整個工廠就死路一條。二是廠裏沒有建立好一支營銷隊伍,過去長期為上海大廠加工服裝養成的習慣,基本不要銷售人員。後來自己生產春秋女裝,銷售渠道隻是放在上海幾個大商場代銷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