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如血的夕陽在西天搖搖欲墜時,完顏宗望和他的鐵騎還在城外吹西北風。
號稱常勝將軍的完顏宗望被他素來看不起的宋軍羞辱了一遍。但他隻能憤怒而無奈的看著近在咫尺的東京城。
更大的威脅又襲來了:預定在東京城會師的另一支部隊至今沒有影蹤。這就意味著,當北宋的勤王之師趕到京城後,自己的部隊就成了甕中之鱉。
完顏宗翰去哪裏了?難道他在大宋的花花世界裏迷路了?不是,原來他的部隊在太原受阻於王稟將軍的英勇抵抗,進退不得。
在沒有把握攻破東京城,援兵一時又無法趕來的前提下,完顏宗望打算與北宋和談了。
六、
聽到金兵求和的信息後,最高興的還是宋欽宗。這些天來他吃嘛嘛不香,老是失眠,提心吊膽,生怕一覺醒來後,凶煞惡煞的金兵會突然出現在自己床前。
李綱卻保持了清醒的頭腦。他判斷這不過是金兵攻城不下之後行的一個緩兵之計。他勸宋欽宗不要接受金兵的和談要求,如果能夠等到勤王部隊趕來,完全有把握把這一支孤軍吃掉。但是宋欽宗不這樣想。因為他不樂意拿自己的生命做賭博。金兵主動議和,就答應他們的要求嘛,大不了割點土地陪點錢,反正大宋地大物博,不差錢。
宋欽宗不顧李綱的反對,派使臣到金兵營中談判。
本來是戰勝者,宋使的談判身份卻更像戰敗者。宋欽宗吩咐使臣的談判條件是:給金國的歲幣增加三百萬兩白銀和三百萬絹,另外送給金國一萬貫錢。
這可把完顏宗望樂壞了。本來他吃了敗仗想撤了,卻又不甘心兄弟們大老遠跑來,卻白白跑一趟,臨走前想敲北宋一棒,沒想到宋欽宗這麼客氣,自己一開口他們就把錢送上來了。
完顏宗望不傻,他立刻以勝利者的姿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北宋一次性給金國500萬兩黃金、5000萬兩白銀,一百萬絹,牛馬各一萬匹。
2、割讓太原、河間、中山三鎮給金國。
完顏宗望還嫌這次的談判代表層次不夠高,要北宋派親王一名、宰相一名親自到金營中談判。
500萬兩黃金、5000萬兩白銀是什麼概念呢?相當於北宋100多年來給遼國歲幣的總和。使臣當然做不了主,隻能回去向宋欽宗彙報。
使臣的彙報在朝廷裏掀起軒然大波。李綱的態度是:絕對不能接受;或者假裝接受,也要慢慢拖延,等各地勤王部隊趕來後再翻臉不認賬,到時候就輪不到金兵說話了。
可宰相李邦彥和張邦昌等人極力反對李綱的建議。他們認為如此會很容易惹得金兵不高興,金兵不高興,後果很嚴重。
宋欽宗這個窩囊廢跟這班文臣們其實是一個德性,後果就可想而知了。他不顧李綱等主戰派的反對,派了弟弟康王趙構與張邦昌一起去金兵營中談判。
在沒有別的選擇的情況下,無比鬱悶的康王隻能按照宋欽宗的授意,全部答應了完顏宗望的要求。
比較詭異的是,由於太原當時還在宋朝將軍王稟的掌握之中,抵抗金兵的進攻,宋欽宗居然派欽差大臣前去宣布聖旨,命令他們停止抵抗,由金兵順利接管。
王稟的做法是,違抗聖旨,繼續抵抗。
直到1126年8月,被圍困了250多天、得不得有效外援的太原城才在彈盡糧絕的情況下被金兵攻破。王稟將軍突圍而去,被金兵追上,激戰而死。
太原陷於金國,對於北宋來說絕對是一個致命的打擊。在這之後,金國鐵騎南下就是一馬平川,抵達北宋心髒汴梁不過十幾天功夫,相當於又進行了一次提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