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康!靖康!(下)(1 / 2)

七、

金國第二次攻宋,居然又是北宋自己惹的事兒。

完顏宗望退兵之後,金國派使者來北宋談判。

本來普普通通的一次外交行動,因為宋欽宗的小算盤,變成了靖康之恥的誘因之一。所以人們常說:沒有最愚蠢,隻要有更愚蠢。宋徽宗政治智商夠低了吧?他兒子宋欽宗比他有過之而無不及。

金國的使者蕭仲恭身份比較特殊,他本是遼國大臣,被金兵打敗後投靠了新主人。他到了汴梁後,被宋欽宗請到了密室。宋欽宗先噓寒問暖,問他一路辛苦了吧在汴梁吃得還習慣吧等等。然後話鋒一轉,向他透露了一個計劃。

宋欽宗希望蕭仲恭帶一封信給金國另一位遼國降將耶律餘睹,讓他倆趁宋金開戰之際,在金國的後院放一把火,如此一番,宋朝就幫助他倆複國。

蕭仲恭爽快的答應了。

照說,此計劃如果能夠參照宋欽宗腦子裏設想的那樣,順順利利的進行,以後宋金兩國對峙的局勢就會大為改觀,已經發生的曆史就得重寫一次,至少,宋欽宗多當幾年皇帝是十拿九穩,不至於隻當了兩年就下課做了俘虜。

可惜,曆史不容假設。

蕭仲恭挺負責任的把信帶回了金國,又負責任的把信交給了完顏吳乞買。

完顏吳乞買讀完心沒有生氣,反而笑了一下。這個戰爭狂人從來都不怕打架,怕的是沒有打架的理由。

1126年8月,完顏宗望和完顏宗翰率軍南下,依然分東西兩路,目標依然是汴梁。

八、

第一次金兵南侵,北宋有李綱坐鎮。但一旦危險消失,李綱就被投降派排擠出中央,到了江西建昌。

這一次呢?誰將力挽狂瀾呢?

上天再次給瀕亡的北宋王朝送了一位中流砥柱。他就是一直經略西北邊境的老將種師道。當他聽說金兵再次南侵後,不顧重病在身,帶領西南兩道大軍向汴京城進軍。但納悶的是,還沒走到京城,上頭的命令就下來了:禁止各地勤王部隊進京。

讀到這裏,讀者肯定要跟種師道一樣好奇的問道:“為什麼呢?”

因為宋欽宗與投降派們認為:反正北宋是鬥不過金國的,不如割地、賠款,換取和平。而調動全國各地的部隊來京勤王,一定會觸怒金國,導致更大的災難……

天做孽,猶可存;自做孽,不可活。宋欽宗等投降派一次一次給自己挖坑,如此勤快賣力,金國大兵不推一下,對不起宋欽宗們的一番好意啊。

可憐種師道空有一片報國之心,卻無處奉獻。無奈,他隻好上書皇帝,貢獻了最後一策:鑒於黃河無防,金兵來勢洶洶,要求宋欽宗趁早遷都長安,以避金兵鋒芒。

宋欽宗拒絕了。未幾,抑鬱寡歡的種師道病逝。

宋欽宗頑強的一定要把這坑挖得更大些。對於這一點,金國心領神會,當然不會隨便浪費。

宋欽宗最大的心願就是割讓黃河以北的土地來換取金國的退兵。但如同宋欽宗拒絕種師道一樣,金國也冷冷的拒絕了他。

靖康元年11月初,幾十萬金國大軍兵臨城下。

九、

郭京,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北宋小兵,此刻粉墨登場了。

郭京沒別的本事,最擅長的本領就是吹牛。反正吹牛不上稅。他在軍營裏閑著無事,就吹自己當年學道時學會了“六甲法”,幹過不少除魔降妖的大事。當然,如果隻是他吹吹牛,也沒有什麼關係,偏偏剛上任的宰相孫傅同誌,晚上看書的時候無意看到了他的事跡,心裏怦然一動,就想找出這個神仙來拯救宋朝子民於水火之中。

孫傅同誌派人到軍中尋找,就找到了郭京郭神仙,

郭神仙見宰相親自來請,激動之餘不免把牛又加碼了吹。說要是按照“六甲法”,用七千七百七十七人就可活捉完顏宗望和完顏粘罕。

這種毫無常識的說法尋常人即可識破,可孫傅同誌卻居然相信了;他不但深信不疑,還把郭神仙推薦給了宋欽宗。宋欽宗本來是將信將疑,但此時他老爸宋徽宗站出來支持了郭神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