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總以為宋徽宗是南唐後主李煜投胎所變。
他們兩人身上有太多相同的東西了:都是少年英俊、都是才華橫溢、都是風流多情……而且都做了亡國奴。
據說,有一次宋徽宗他老爸宋神宗到秘書省看書,看到了一幅李煜的畫像,“見其人物儼雅,再三歎訝!”。後來在生宋徽宗之前,宋神宗還夢到了李煜前來拜訪,“……所以(宋徽宗)文采風流,過李主百倍”。關於這事兒我的看法是這樣:如果把故事主人公換成宋神宗老婆、宋徽宗他媽,可能說服能力會更大一點。
宋徽宗的皇帝位置算是撿來的。因為他不是長子,也不是嫡出。不過在向太後等人的力撐之下,波瀾不驚的接了班。
向太後為什麼要撐他呢?
原因很簡單,在宋神宗的幾個王子中,整天玩耍作樂、陶醉在藝術世界裏的端王看起來最沒有政治野心。而皇家的傳統觀念是:你想要?你想要你就說啊,你說了我也不給你;你不想要我才會給你。
這樣,就把北宋王朝款款的交到宋徽宗手上。
可惜,宋徽宗天生就不是一個當皇帝的料。這職務風光則風光矣,但沒有一點專業水準,是很難有一個好果子吃的。
前麵提到宋徽宗因為要經常微服考察東京城裏的洗浴城,變著法子不去朝廷上班。沒用多久,居然把東京城的洗浴城完整地考察學習了一遍。公平的說,如果宋徽宗隻是貪慕女色,疏於朝政,倒也禍害不大。無非就是刺激一下內需,還能為GDP做點貢獻。他卻偏偏任用了一班奸臣,幫著來禍害黎民百姓。蔡京、童貫、高俅……哪個不是“奸臣榜”裏數一數二的角色?
比如,作為一個藝術家,宋徽宗非常喜歡收藏千姿百態的石頭,本來這也是無傷大雅的事情。可上有所好,下必甚焉,經過蔡京等人的放大,變本加厲後,成為了一樁掠奪百姓的勾當(花石綱)。
當時蔡京、童貫等人負責花石綱,他們指使一個叫朱勔的人,在蘇州辦了一個“應奉局”,專門為宋徽宗搜羅花石。朱勔手下養了一批差官,聽說哪個老百姓家有塊石塊或者花木比較精巧別致,差官就帶了兵士闖進那家,用黃封條一貼,就算是領袖的東西了,要百姓認真保管。如果發現有半點損壞,就要被派個“大不敬”的罪名,輕的罰款,重的抓進監牢。有的人家被征的花木太高大,搬運起來不方便,他們就要把那家的房子拆掉——差官、兵士們乘機敲詐勒索。被征花石的人家,往往被鬧得傾家蕩產,有的人家賣兒賣女,到處逃難。
這事兒弄得民窮財盡、帑藏空虛,最後直接引發了方臘和宋江起義。
這個政治智商近於零的北宋皇帝,藝術智商卻高得離譜。
2008年4月20日,流落台灣民間的書法珍品宋徽宗《臨唐懷素聖母帖》,在香港舉行的藝流國際拍賣公司春季拍賣會上,以1.28億港元的價格成交,創下中國書畫作品在全球拍賣市場上的最高成交紀錄。
2009年5月30日淩晨,在北京保利拍賣公司一次夜場拍賣中,7年前以2530萬元創造當時中國繪畫拍賣成交世界紀錄的宋徽宗真跡《寫生珍禽圖》,又以6171.2萬元的天價成交。
宋徽宗愛好十分廣泛,琴棋書畫詩詞歌賦都有涉獵,而且,基本上都能夠達到專業水準。宋徽宗的書法獨步天下。宋代的大書法家比比皆是,蘇軾、米芾、黃庭堅等都是世不二出的大家,但能夠自創一體的,還得是這個宋徽宗。他創造的“瘦金體”,運筆挺勁犀利,筆道瘦細峭硬而有腴潤灑脫的風神,堪稱一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