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京的書法極佳。就連持才傲物的大書法家米芾都曾表示,他的書法趕不上蔡京。有一次蔡京問米芾:“當今書法誰最牛逼?”
米芾答道:“從唐柳公權之後,就得算你和你弟弟蔡卞了。”
蔡京問:“其次呢?”
米芾說:“當然是我了。”
都說“字如其人”。這規律至少不適合蔡京。當年他與蘇軾、黃庭堅、米芾並稱“宋四家”;但因為其聲名太惡劣,被人用書法遠不及他的蔡襄替換了。
蔡京是個不折不扣的機會主義者。這用咱老百姓的語言就是,“牆頭一棵草,風吹兩麵倒”。當初王安石變法,火頭正旺之時,他積極表態,支持《免役法》,從此成為變法大軍中的有生力量。變法失敗後,司馬光上台,命令各地方5天內廢除所有新法。大家都認為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隻有擔任開封府一把手的蔡京,卻奇跡般地在5天之內廢除了府界十多個縣的免役法。司馬光由衷的表揚他有水平。由此,蔡京也就搖身一變成為保守黨中一員幹將。
蔡京在政治上的兩麵三刀也一度給他帶來了麻煩。司馬光死後,他屢屢受到諫官彈劾,倒了好幾年的黴。
宋徽宗剛上台時,蔡京被貶到了杭州。那段日子無疑是蔡京人生中最失意的階段。他天天都在冥思苦想,如何重新回到中央去。
是童貫給他帶來了機會。
當時,內廷供奉官童貫受宋徽宗的派遣來杭州設明金局,收羅文玩字畫。蔡京聞訊大喜,立刻與童貫拉上了關係,請他吃喝玩樂,“不舍晝夜”。蔡京還站在專業的角度為童貫出謀劃策,使杭州城裏流藏民間的幾件傳世之作,全部落入童貫手中,其中,有王羲之的字、顧閎中的畫,還有宋徽宗夢寐以求的南唐周文矩的《重屏會棋圖》,讓童貫在宋徽宗麵前格外得寵。
在童貫的大力舉薦之下,加之宋徽宗十分欣賞蔡京的字畫,蔡京終於再一次回到權力中心,做了宰相。
關於宋徽宗喜歡蔡京的字畫,這裏有一個小故事。說有一年夏天,兩個下屬給蔡京扇風,相當的賣力。蔡京就在他們的扇子上題了兩句杜甫的詩。後來發現這兩個家夥突然變成大款了,又是買樓又是買車,比中福利彩票的主兒還奢侈。蔡京詢問了之後才曉得,原來這把扇子被一位王子花兩萬錢買走了。在北宋晚期,兩萬錢相當於東京城一個中等收入家庭一年的總收入。這位王子,就是登上皇位之前的端王趙佶。由此可見同為書畫大家的宋徽宗何等欣賞蔡京的作品。
宋徽宗與蔡京的關係有多鐵?宋徽宗創作的一幅畫很能說明問題。
在這幅叫《聽琴圖》的傳世名作裏,宋徽宗本人坐在鬆樹下彈琴,雙眼微閉,顯然已經沉浸在自己的音樂世界裏;而身著紅衣的蔡京坐在一旁,雙眼微閉,是不是跟著進入了宋徽宗的音樂世界裏呢?就不得而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