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名:王安石變法。
主演:王安石,司馬光,蘇軾。
導演:宋神宗。
時間:公元1070年—1086年。
觀眾:我,你們,不在場的他們。
第一幕
1037,當蘇軾在四川眉州呱呱墜地的時候,司馬光和王安石都已經是翩翩少年了。王安石跟著父親來到了南京;而司馬光已經19歲了,正在河南老家寒窗苦讀,因為再過一年,他就要參加一年一度的高考了。
29歲才得了一個大胖小子,蘇洵真有一種過年的心情。人生,不就是“老婆孩子熱炕頭”嗎?不過蘇洵的老婆看得要長遠一些。
一晚,蘇洵準備洗洗睡了,老婆攔住他,說:“親愛的,你這輩子就這樣渾渾噩噩的過下去了?”
蘇洵一楞:“那又咋的?這不挺幸福嗎?”
老婆說:“其實人生可短暫了,跟睡覺是一樣一樣地。一閉一睜,一天過去了;一閉不睜,一輩子過去了。當年你追我的時候不是說‘要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嗎?你的理想呢?你的抱負呢?你太讓我失望了!”
老婆有些生氣,蘇洵有些緊張。一晚無話。第二天大早,蘇洵就捧了一本《夢回宋朝》在陽台上讀書了。
第二幕
蘇洵曾經參加幾次高考,每次都高興而去,失望而歸,算是高考製度的棄兒吧。此路不通走後門,1056年,蘇洵就帶領蘇軾、蘇轍到首都,謁見翰林學士歐陽修,看能不能遇到一個伯樂。
這一年,蘇軾19歲,在首都參加了第一次高考。未中。再看看其他兩個主角在幹嘛。
王安石在20歲高考金榜題名之後,作為一名前途遠大的青年幹部一直在地方磨練。這一年他在浙江寧波做縣長,大興水利,在著名的東湖修建水閘,用於調節湖泊水位和泄洪。
司馬光的仕途很順利,在歐陽修的大力培養下,最初在中央做諫議大夫,後來又跟隨龐籍到了山西並州做地方官。波瀾不驚。
再來看蘇洵進京的成績。
蘇洵的運氣很不錯。歐陽修一看見他的文章就讚個不停,甚至還把他與賈誼、劉向兩位前朝大牛相提並論。歐陽修把蘇洵的文章推薦到朝廷——作為當時的文壇領袖,歐陽修的推薦對蘇洵產生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朝廷裏的幹部掀起了一股閱讀、學習蘇洵文章的小高潮。很快蘇洵就成了文壇裏的當紅辣子雞。
第三幕
1058年,王安石向宋仁宗上了一篇萬言書。主題隻有四個字:“托古改製”。他強烈呼籲宋仁宗對宋初以來的法度進行全盤改革,扭轉積貧積弱的局勢,立即推進全麵的體製改革。王安石的觀點非常明確:宋朝麵臨的危險,“患在不知法度”,因此改革就應該“變革天下之弊法”,建立健全各種製度,以法治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