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家將的槍(上)(1 / 2)

小時候常跟不良少年打架。丫力不可支了,拔腿就逃,我也鍥而不舍的追;追到某處,丫突然回頭猛出招,嘴裏還念念有詞:“吃我一招回馬槍!”我卻完全不吃這一套,腳下輕輕一絆,就把丫放在當地。

這一屢試屢不爽的招數有個學名,叫“回馬槍”,據說,是楊家將的家傳秘訣,傳裏不傳外,傳子不傳女的。

楊家將在北宋的派頭可大了。他們住的別墅,文官路過要下轎,武官路過要下馬。他們家還有一塊皇帝恩賜的免死金牌,犯了多大的罪行也可免於死罪——這塊免死金牌周星馳在《九品芝麻官》裏使用過,是一塊硬邦邦的鹹魚。

楊家將的英雄事跡更是通過天橋說書一人流傳至今。歐陽修曾經寫過一篇文章,狠狠的表揚楊業、楊延昭“父子皆名將,其智勇號稱無敵”。歐陽修是個老實人,他說的話,我們要相信。

楊業開始不是宋朝人,他其實是一個起義將領——按照對方的立場,應該就是漢(北漢)奸了。

楊業,原名楊重貴。家庭成分是地主。五代十國天下混亂,他父親楊信也渾水摸魚弄了一個刺史做。楊信本事有限,隻能投靠別人過日子,先後歸附過後漢、後周。後來楊信結交了河東節度使劉崇。劉崇擁兵太原自立皇帝,是為北漢。楊信順理成章的成為開國功臣,楊家在當時的北漢也是聲名顯赫。

讀了楊業的事跡我才知道,原來一個人可以如此優秀。作為高幹子弟的楊業聰明、好學,不但練得一身好武藝,為人還相當的低調。如果擱到現在,十佳青年之類的稱號肯定是他囊中之物。因此,他也得到了皇帝的寵愛,被收為養孫,跟著皇帝一個姓,叫“劉繼業”。

劉繼業率軍駐守代州,防禦契丹南下騷擾。這一時期楊業常帶軍與契丹作戰,每戰必勝,屢立戰功,當時被稱“無敵將軍”。

劉繼業雖然年輕,但對天下大勢看得分明。他知道宋朝統一之勢不可避免,於是勸北漢皇帝說:“契丹人貪利忘義,不能依靠他們,應該歸順宋朝。”北漢皇帝沒有理他。

公元968,宋軍在趙匡胤的帶領下,試探性的進攻北漢。劉繼業奉令據守潞州。這兩位世不二出的大英雄第一次遭遇了。他們之間沒有握手,沒有客套,當然更沒有遞名片,挽起衣袖就開打。

開打的結果是,表麵上劉繼業贏了,趙匡胤輸了:宋軍死傷二千餘人,遼軍僅陣亡三百餘人;實質上劉繼業輸了,趙匡胤贏了:趙匡胤的主力部隊已經攻入到北漢的核心城市太原了。

原來,攻打潞州不過是宋軍設下的一個陷阱,太原才是他們的主攻目標。

現在,一切真相大白,但問題卻相當嚴重。潞州離太原有上百裏,劉繼業收到太原求救信時宋軍已經兵臨城下,留給他的時間隻有一個晚上。

劉繼業下達軍事命令:全軍連夜奔襲,趕回太原城。這時,宋軍離太原還有兩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