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段氏困境(2 / 2)

忽然,一直沉默不語的高升泰大步走了出來,道:“啟奏皇上,臣欲再調重兵討伐逆賊,請陛下恩準!”

誠然,高氏依靠扶持段思廉登位和平定楊義貞之亂在朝中樹立了無可匹敵的地位,這一次高升順的失敗,不可不說是一個重大的打擊,高升泰如何咽得下這口惡氣,更何況還有退居在家的父親高智升的謀劃,一個計劃已經悄然製定,隻是這步棋需要段思廉的配合。

“愛卿欲調何人去敵?”段思廉問道。

“我國南方有龔如清將軍駐守多年,與蒲甘(今緬甸)常年交戰,精兵強將不少,調其去會川都督剿匪,必能克敵製勝,如果再通過董老大人去滇東三十七部借些兵,勝算隻在救救之數,還望陛下恩準。”段思廉少有的給段思廉唱了個大喏。

此話一出,聽得一旁的董羅什心驚不已,這可是條毒計啊,也隻有高智升那老狐狸能想的出來,那龔如清帶領龔氏一族經營西南多年,一直是高氏的眼中釘,這次想要借北方叛亂來打擊龔氏勢力,不僅如此還帶上了滇東三十七部,這些可都是忠於段氏的中堅力量,一旦在平叛過程中損失巨大,那麼高氏就真的在大理呼風喚雨,段氏的皇室正統也終將不保了。當下,董羅什出首道:“陛下,不可!”

段思廉心中也隱隱感到這麼安排有所不妥,見董羅什出來,連忙道:“董愛卿請講。”

“陛下,那蒲甘邊患未除,擅調邊軍北上,萬一蒲甘大軍來犯,誰能擋之?”董羅什道。

高升泰笑道:“董國老過濾了,不說上次我族弟高升順率軍已經將那蒲甘蠻軍打得無再犯之力,再說永昌節度使王鈞義自有重兵把守在側,還有謀統府演習(郡守的大理稱呼)蒙方統隨時可以帶兵進駐敕化節度,西南邊患根本不足為慮,倒是北方賊亂迫在眉睫,如今連高升順都敗在其手,試問我大理有幾個敢說武略堪比其肩的?剿滅北方悍匪非龔如清將軍不可!”

董羅什道:“高大人剿匪心切,老夫是可以理解的,然而先不說如此大規模的調動耗費時日,糧草不說,南軍北調,其戰力也會大打折扣。陛下,老臣倒是有一法,既然那中華匪軍與大宋有關聯,我們大可上表請求大宋發兵從背後攻擊匪軍,我們再差一將前後夾擊,其亂自滅。”

“哼,董國老未免對宋人太相信了吧。”高升泰冷笑道,“那宋人在北方跟西夏打得不亦樂乎,哪有力氣再來南方剿匪?就算宋人派兵來剿,先不說能否真如董國老所說,一擊可擒,就算勝了,須知請神容易送神難,萬一宋人借此機會掌控我大理,幹預我國政事,這一招豈不是驅虎吞狼?”

董羅什的計謀就在於高升泰說的最後一點上了,如果大宋派兵來,因為宋朝開國皇帝趙匡胤曾揮斧為誓,(大理之地)不複為我所有!但是隨著高氏野心的膨脹,長期奉宋朝為宗主的大理國皇室如若能得到大宋的支持,一定可以打壓高氏篡位的野心。這一點高升泰自然明白,因此才會極力反對。

段思廉倒也很讚成董羅什的計策,於是道:“董老愛卿所言確有些道理……”

“皇上!”高升泰忽然厲聲叫道,“因一時小敗,就引他國大兵入境,其危險不言而喻,請皇上三思。”高升泰聲音一揚,頓時朝堂上不少高氏走狗立刻跪下一片,齊聲道:“請皇上三思。”

段思廉有些不知所措,“卿等暫且平身,朕……”

“你……你們這是要挾皇上?”董羅什氣得全身發抖,董葉瀾擔心地看著自己的祖父,卻無計可施,這朝堂至上高氏的黨羽密布,不是自己一言兩語就能改變什麼的。

高升泰滿意地看了看黨羽們群體“直柬”效果,又對段思廉道:“皇上,家父也極力推薦龔如清將軍前去剿匪。”

連高智升都抬出來了,段思廉還有什麼話好說,要知道段思廉見到高智升跟見到嚴厲的父親一樣,而高智升又是實際上大理最有權勢之人。

“如此……”段思廉擺了擺手,不敢看董羅什,道:“準高愛卿所奏,敕封龔如清為平北將軍北上平叛!”說完,畢竟心裏有些鬱悶,甩手走出大殿,任由身後山呼:“吾皇聖明!”,看來這一個月的靜修禮佛是白禮了。

盧林兒見皇帝走的匆忙,一邊小跑跟上,一邊尖聲叫道:“退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