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敕化節度(1 / 2)

大理敕化節度騰衝府。

龔如清正在大廳內來回度著步,身邊立著自己的兩個兒子:龔清嚴、龔清苛。另外還有一個人侍立在旁,手中還拿著一封密信,拿在手上一直作呈送狀,卻不見龔氏父子三人有人接下那封信。

這個人就是在建昌之戰中從高升順手下叛投中華軍的南越國人阮成峰了。自從那夜偷偷叛變之後,因陳拓見其反應靈敏,而且應對有度,頗有些口才。再加上他也曾經在南方對抗蒲甘大軍的時候跟龔如清有過同袍之誼,雖然沒有在戰場上前後呼應,但在製定對敵作戰方略的時候幫龔如清點中了湄公河的要害,被龔如清記下了。

“龔將軍,我們督帥說了,我們無意篡奪段氏江山,反而是來替大理朝廷清君側的,高氏狼子野心,路人皆知,現在不止楊氏在被打壓,各大家族都在高氏的淫威下惶惶不可終日,如果再不聯合起來,恐怕那高升泰就要取當今陛下而代之了。到他麵南稱製之時,就悔之無及了。”阮成峰見龔如清遲遲不肯看陳拓寫的密信,催促道。

在龔如清看來,阮成峰說的固然沒錯,但名義上高升泰還是大理國的清平官,其大權在握就祖傳的規製來說,是無可非議的,而且高升泰就算有取段氏而代之的野心,自己也拿不出證據出來,就憑一些個人的猜測就跟一支外來的勢力與清平官對抗,會不會有些唐突。

龔清嚴和龔清苛兄弟心底卻是有些期待的,他們本身對高氏的感官就不大好,特別是高升泰的手下不可一世地在敕化各地收稅的時候,兩兄弟所駐之地都被搞得烏煙瘴氣,雞飛狗跳,然而隻是敢怒不敢言。

“父親,我看這中華軍也有可取之處,楊氏都肯合作,如果我們聯合起來,真能把高氏壓製住也不一定呢。”龔清嚴道。

“哥哥說的沒錯,上個月高升祥(高升泰之弟)接管了銀升節度的地盤,還領著朝廷儒官(相當於大學士)的銜。而東部的通海都督幾個府郡也早被高氏給霸占了,兒在京城奉仕(各地駐守的氏族將自己的子嗣派往京城做人質的一種形式)的時候,也是親眼見了高氏的跋扈,也受盡了欺淩。”龔清苛憤憤道。

龔如清停住了腳步,瞪了一眼自己的兩個兒子,倒不是因為他們說的不對,隻是在阮成峰這個外人麵前,去誹謗一個當朝宰輔,若是被傳出去,不知會惹來多大的麻煩,自己盡管對高氏有意見,但遠還沒有到跟高升泰撕破臉皮的地步,畢竟高氏還不會貿然動自己的敕化節度。

“你們兩個不可胡說,”轉而又看了看阮成峰道,“阮將軍,你所言之事恕老夫不敢從命。”

“龔將軍,你難道要眼見段氏江山被人篡奪?”阮成峰急道,自己先前說了那麼多,難道是白說了?這個老頑固再不開竅,自己這一功也要泡湯了。

龔如清笑了笑,道:“高大人自從接任高智升老大人的衣缽,輔助陛下治理大宋,素來國泰民安,邊患漸除,其功甚偉,而且忠心耿耿,又怎麼會有篡逆之心呢?”

阮成峰聽了龔如清這話,算是明白了,原來龔如清一直是在懷疑自己是高氏派來試探他的,畢竟自己曾經是高升順的手下,現在突然投奔中華軍,確實有些讓龔如清不敢輕信,再加上對中華軍本身的不信任,也使得龔如清不便輕易下決定,最重要的恐怕還是高氏還沒有動他的意思,也不見得會篡奪帝位,自己沒必要冒險。

了解了龔如清的想法,阮成峰反而如釋重負,道:“龔將軍此言未免有違心意吧,我看將軍之所有遮遮掩掩,所慮不過有三。”

“哦?說來聽聽。”龔如清還是很欣賞阮成峰的才智的。

“一來, 您怕我乃高氏派來試探你之人。這點將軍看了這封信,自然會知道我到底是誰的人,而且恐怕過不了多久,將軍就會收到朝廷發來的通緝在下的文書。二來,將軍對我中華軍了解不多,實力與目的也是您所擔心的,不過我可以告訴您,這會恐怕會川都督早已被我們督帥拿下,高升順建昌之戰必敗,至於目的,將軍大可相信,我們督帥對皇位並不感興趣,其誌不在此,信中也有明說,再說楊氏如今都舉家傾附了,相信不久,中華軍‘清君側,勤段氏’的旗號就會打出來。三來,高氏並無侵犯龔氏的動作,將軍也不願冒著險,但是,隨著善闡、劍川、通海、銀生、永昌、姚州都被高氏控製,您這敕化也為時不遠了。”阮成峰直言道,指望一擊打中龔如清的心思,能讓其回心轉意。

龔如清終於有些動搖了,眉頭皺了皺,停下了腳步。

阮成峰知道龔如清在猶豫該不該接他手中的密信了,一旦接了,就意味著自己已經跟中華軍扯上的關係,輕易是擺脫不了的。因此也緊張地看著阮成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