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出山(三)(2 / 2)

不知不覺間幾人行到一處,見前麵一堆人圍得密密麻麻,似有什麼熱鬧可瞧。沙清源最是一副小孩子心性,不待和蘇練、鍾鑰招呼就一路小跑過去,二人也隻得隨後同往。

擠到人叢中一看,隻見兩個半大少年跪在路邊,臉上滿是泥汙看不清麵目,身前擺了一紙白紙,紙上歪歪扭扭寫了幾行大字,大意是說兄弟二人隨父來陳倉投親,不料親眷未曾尋到,父親卻因病故去,眼下求各位父老鄉親可憐,施舍點錢物好讓兄弟二人買副靈柩扶棺回鄉。一副破席裹成卷堆在二人身後牆角處,隻露出一雙腳來,想必便是二人父親的屍體了。周圍有些姑娘、大嫂的心軟,見此情景已是零零碎碎地扔了些銅錢在二人身前的破碗中。

沙清源見兄弟二人都是十六七歲年紀,身子倒也結實,不禁扁扁嘴小聲道:“男子漢大丈夫,缺錢自可用一身力氣來換,偏要做這軟腳蝦,跪在路邊求人。真不知道男兒膝下有黃金的道理嗎?”

鍾鑰卻是心好,反駁沙清源道:“兩個鄉下小子,突遇變故哪還能有什麼主見?再說了,看看眼下這天氣,等他二人攢夠棺材錢,怕是屍身都要臭了。”說著在自己腰囊裏摸了摸,掏出一角散碎銀子來,遲疑一下,又問蘇練道:“練哥,要不咱們幫他們一把?”

蘇練沉吟一下道:“出門在外遇此變故也是不易,便幫他們一幫吧。”

鍾鑰掂掂自己手中銀子,約摸一兩多點,在蘇練眼前晃了一晃道:“一副棺木得多少錢?這些夠嗎?”

蘇練掃了一眼鍾鑰手中銀子道:“薄皮棺材有二兩銀子足矣。你手中銀子加上他兄弟二人現在碗中的散錢,應該是夠了吧。隻是不知二人家鄉何處,扶棺回去的路上可能也是要有些花費的。”

鍾鑰攥著銀子排開眾人,擠到行乞的兄弟二人麵前蹲下,輕輕將手中銀子放入碗中。銀子入碗敲出一聲脆響。兄弟二人顯是沒有見過有人如此大方,都被驚得抬起頭來,衝著鍾鑰連連叩首,口中稱謝不已,周圍人群中也發出一片“善人”、“好心”的讚揚。鍾鑰被讚得開心,又想到自己也是孤兒出身,不禁更生憐憫之意,起身解開自己的腰囊,端在麵前尋思了下,又掏出一錠五兩重的官銀來放在碗中,輕聲囑道:“早日回家吧,買棺材剩下的錢也能幫你們生活幾日。”

周遭縣城小民見鍾鑰如此大方,望著自己沒見過幾回的大錠官銀都抽了口氣,議論鍾鑰之聲中不無幾分酸意:“唉喲喲,還真是有錢人呢。”“就是,就是,看她那腰囊裏鼓鼓的,不定還有多少銀子呢。”

鍾鑰雖是性格開朗,但畢竟是山裏長大的女孩子,不習慣處在眾人視線的焦點之下,在一片竊竊議論聲中,低頭快步走回蘇練與沙清源身邊。沙清源衝鍾鑰晃晃大拇指,不知是褒是貶地說了句:“好大手筆,真是闊綽。”

鍾鑰當即反唇相譏:“鐵膽叔早把咱們的零用錢分配好了,我自花自己的錢,哪要你多事?”

蘇練也在旁邊道:“確是給得多了些。一則咱們此去路途遙遠,銀錢還需省著些花。二則我曾聽我義父說,‘一升米換份恩情,一鬥米養個仇人。’我是擔心引些不必要的事端出來。”說到此處,見鍾鑰表情有些凝重,蘇練忙笑道:“你把零用錢花得這般厲害,以後路上再看到喜歡的事物便不能想買就買了。不過既然是我允了你去助這兄弟二人,出的銀錢我認一半好了。”說完,看看天色也不早了,蘇練忙拉拉鍾鑰與沙清源就要離開人群返回客棧。

還不待幾人舉步,隻聽背後有人哼了一聲,冷冷地斥道:“出手就是一錠官銀,還真是胡塗!”聽上去語氣頗為不善。

沙清源聽見這斥責聲,忍不住望了蘇練一眼,心道:“哥哥喲,您這嘴可真夠絕的。恐怕是有麻煩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