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段(1 / 3)

役指揮到戰術、技術上都有教訓。戰役指揮中通訊聯絡差,軍團之間未能協同配合,當三軍團迂回到敵後,向敵人猛攻時,我們不知道;而當敵人向我們這邊猛攻時,三軍團又不知道,所以未能配合上,打成了消耗戰。從戰術上看,敵人在向我發起反擊時,派飛機、裝甲車協同步兵作戰,這是紅七軍團未曾經曆過的。五十八團團長是一位打遊擊出身的幹部,人稱“遊擊健將”,打仗很勇敢,但從來沒有見到過飛機轟炸的場麵。敵機集中投彈,他叫喊:‘不得了啦,不得了啦!‘其實他不是膽小怕敵,而是沒有經過敵人空襲的場麵。十九師是紅七軍團的主力,戰鬥力強,擅長打野戰,但沒有見到過裝甲車,這次敵人以兩輛裝甲車為前導衝擊他們的陣地,部隊一見兩個鐵家夥打著機槍衝過來,就手足無措,一個師的陣地硬是被兩輛裝甲車衝垮。”粟裕是我軍著名的常勝將軍。常勝將軍卻愛如數家珍一般回憶曾經過的失敗。尤其是重大失敗。“一個師的陣地硬是被兩輛裝甲車衝垮”決不能說是光榮記錄。但記錄曆史,不是隻記錄光榮。

正是這樣,我們這些後人才更加懂得,勝利從何而來。滸灣、八角亭戰鬥曆時3天,斃傷敵人520多人,紅軍傷亡和失蹤合計1095人,傷亡重大。蔣介石卻受刺激重大。鄧文儀回憶:“當前麵戰爭緊急的時候,委員長除了緊急指揮前線軍隊作戰之外,內心也很焦急。因為撫州空虛,增援部隊不能迅速到達,萬一匪軍主力急攻撫州,實在無法以空城計對付彭德懷。曾想令南昌行營派來水上飛機,迎接統帥回南昌去。某天下午,委員長帶衛士二三人與我散步到撫河畔,偵察水上飛機起落場所,行進途中委員長對我說:剿匪部隊師勞無功,作戰不力,危急戰況,竟在撫州附近發生,證見我們的剿匪部隊,已無能力戰勝共匪,說罷連連慨歎。”這一幾乎擊中國民黨軍神經中樞之舉,令蔣介石沮喪不已。

更令他沮喪的事情來了:“閩變”。對第五次“圍剿”準備極為精心、極為充分的蔣介石,幾乎將一切都考慮到了,就是沒有考慮到彭德懷奔襲滸灣,沒有考慮到“閩變”───1933年11月20日,十九路軍將領蔣光鼎、蔡廷鍇發動抗日反蔣的福建事變。十九路軍本來是“圍剿”的東路力量,負責扼守閩西及閩西北地區,阻止紅軍向東發展。東部防線的突然崩塌,精心策劃的第五次“圍剿”幾乎全盤泡湯。侍從室主任晏道剛回憶,蔣介石在撫州得知“閩變”消息,神色異常緊張,深恐紅軍與十九路軍聯合。好幾次與晏道剛同坐汽車時,忽而自言自語,忽而揮拳舞掌。一個人坐在房子裏時,便不時掏出自己寫的“剿匪手本”,翻到後麵的軍歌,竟獨自高聲歌唱起來。蔣介石刺耳的歌聲一起,侍衛長宣鐵吾就跑去找晏道剛,說老頭子又發神經了。據蔣介石身邊人回憶,蔣失去控製一個人唱歌,在中原大戰結束後有過一次。那是打垮馮玉祥、閆錫山後得勝而歸,靠在車子裏不停地哼小曲,還隨手向沿途士兵、難民撒錢慰勞;欣喜之狀,殊非一般。哼又哼不成調,惹得周圍人欲笑不敢。這回因蔣光鼎、蔡廷鍇,他又唱起歌來,但感覺完全不一樣了。他的陣腳亂了。其實對福建事變中新成立的“生產人民黨”、“中華共和國人民政府”、上紅下藍中間嵌一黃色五星的“國旗”、甚至新頒發的對蔣介石、汪精衛、何應欽等的通緝令,蔣介石並不多作看中。他看中的是蔡廷鍇指揮的那5萬軍隊。槍杆子裏麵出政權,蔣介石早掌握得十分深透。如果這5萬軍隊與江西十萬紅軍合股,第五次“圍剿”計劃將破產不說,閩贛結為一體後憑借中共與共產國際聯係,加上十九路軍掌握控製的福建出海諸口,外來援助直接進入,後果不堪設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