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遇於蔡廷鍇。三遇於宋美齡。當時蔣介石的侍從秘書鄧文儀回憶:“在福建叛變行動才發生的時候,江西的共匪,以彭德懷為指揮,發動了一次空前的大兵團鑽隙遠襲,圍攻蔣委員長在江西臨川的前進指揮所的冒險的戰爭。當時剿匪的部隊,都分散在贛西南及贛東北,與匪軍對峙,時有或大或小的戰鬥,在贛中臨川(撫州)委員長前進指揮所附近,幾乎沒有成團的軍隊防守,隻有不到一營或二營的警衛部隊。因為是南昌委員長行營的中心地帶,一般認為是安全的軍事區域,想不到共匪竟能實行這樣一次的奇襲作戰,當時的情況,危急萬分,如果共匪奇襲成功,整個大局就將麵目全非,而兩場戰爭都將無法進行、同時失敗了。”“,,,彭德懷以其指揮的第一集團軍,加上第三、第五集團軍的大部,在很短時間內,繞道山嶺晝伏夜行,銜枚疾走,一支十萬人以上的匪軍,竟在不知不覺中,出人意料之外,到達了江西中部的臨川附近。他以一部部署在贛東北黎川方麵,阻擊我湯恩伯兵團救援,而以主力包圍攻擊臨川委員長前進指揮所。指揮所設在臨川第八中學,委員長這時正在那裏指揮前線作戰。有一天晚上,臨川附近發生槍聲,經過短期的偵察,便知道了共匪有很大的部隊到達贛東北與贛中,撫州空虛,危急萬狀,南昌後方沒有軍隊可以增援。幸賴蔣委員長指揮若定,沉著應戰,一麵命令贛東北的湯恩伯兵團攻擊當麵匪軍主力,同時要他迅速派兵,到撫州附近增援解圍。這時冷欣指揮的第四師、宋希濂指揮的第三十六 師等約5個師兵力,都是能征慣戰部隊,他們接到命令,聽到委員長指揮所被圍的消息,都是英勇奮進,冒一切惡戰苦鬥的行動,以劣勢的兵力和共匪作戰,幸賴將士用命,他們竟把彭德懷的主力囊括住了,而且節節勝利。,,經過不到一周之惡戰苦鬥,彭德懷部脫離戰場,逃逸無蹤,來如洪水猛獸,去若流水落花,這場戰爭,可謂有驚無險,勝得很輕鬆。”鄧文儀所講的是紅軍的滸灣、八角亭戰鬥。當時一 定極為驚慌的鄧文儀,連著搞錯了幾件事。紅軍進攻發生的時間並不在福建事變中,而在事變之前。彭德懷的兵力也不是十萬,而是不足兩萬。蔣軍以九十八師防守臨川,以第四 師、三十六師、八十五師參加戰鬥,兵力不但不處於“劣勢”,且兩倍於紅軍。▃思▃兔▃網▃
但鄧文儀也說出一些真情。當年幸存下來的滸灣戰鬥參加者,也不知道後來被指責為李德式硬拚仗的滸灣戰鬥,竟然差點端掉了蔣介石的老窠。如果他們知道當年長途奔襲的紅軍在神不知鬼不覺之中,竟然挺進到距蔣介石設在臨川第八中學的前進指揮所僅30公裏的地段,那顆已經衰弱的心髒,也要突然間像年青人一樣砰然跳動幾下的。對紅軍來說,奔襲滸灣,確實是一個大膽的戰役行動。但行動的目的不像鄧文儀所述“圍攻蔣委員長在江西臨川的前進指揮所”。紅軍並不知道蔣介石在臨川指揮作戰。中革軍委的設想是以紅七軍團深入撫州地區活動,牽動圍攻蘇區的南進之敵回援,然後運用主力一、三軍團與回援之敵在運動中決戰。 11月11日,紅七軍團發起滸灣戰鬥。攻擊未能奏效。敵向滸灣方向緊急增援。12日,紅三軍團投入戰鬥。攻擊也未能奏效。13日淩晨發動總攻,攻擊動作也不一致,天明以後敵機12架前來支援地麵部隊,低空猛烈轟炸掃射。當時任紅七軍團參謀長兼二十師師長的粟裕回憶說:“這是一場惡戰,這次作戰從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