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強調重點,把次要的跳過去
在平常談話中,我們隻對重要的字加強語氣,對次要的就跳過去;對整個句子也是這麼處理,把重要的字顯示出來。
我所描述的沒什麼特別的,也沒什麼特別之處。注意聽一聽,你會發現,周圍人的談話都是這樣。你自己昨天也這麼說過上百次,甚至上千次。不用問,你明天會照樣說上一百次。
這兒有個例子:朗讀下麵這段話,雙引號裏的詞讀重一點,其他的詞讀輕點。有什麼樣的效果呢?
我所從事的工作都能“勝任”,因為我已“下定決心”。我不會“猶豫不決”,因此我能超越其他的人
——拿破侖。
當然,這不是朗讀這段話的唯一方法,另一位演講者也許會有他自己的念法。怎樣強調語氣,並沒有一定的規律,要看實際情況而定。
現在,用熱情的態度大聲讀出下麵這首詩,把詩中的寓意表達出來,並且要具有說服力。看看你是否會強調那些重要的語句,把不重要快速念過去?
如果你認為已被打敗,不錯。
如果你認為沒被打敗,你就不會失敗。
如果你希望能贏,又沒信心能贏,
可以肯定的,你一定不會贏。
生活的戰鬥並不一定
由強壯或速度快的人獲勝;
但最終獲勝的
一定是相信自己必定必然勝利的人。
在人的個性中,也許沒有比堅定信念更重要的了。一個小男孩如果能成為有頭有臉的人物,或是出人頭地,他必須下定決心,不僅要克服困難,還要曆經千次挫折與失敗之後,依然堅信自己肯定會贏。
——羅斯福
2、改變你的聲調
在談話時,我們的聲音由高到低的重複著,不停的重複著,像連綿起伏的波浪。
這是為什麼呢?沒有人知道,也沒有人去關心,但這種方式可以讓人開心,這也是一種很自然的方式。我們永遠不必去學習,就會這樣做。我們在幼年時候就會這樣說話,我們不必去追求,自然而然就學會了。
可是,如果麵對觀眾,我們的所講的卻很枯燥,乏味,平淡而又單調,就像內華達州的沙漠一樣。
如果你發現正用一種單調的聲音,或者說又高又尖的聲音,發言時,不妨停頓一下,對自己說:“現在說話的樣子就像木頭雕成的印第安人。對聽眾說話,要有人情味,要自然一些。”
對自己說這些話有幫助嗎?可能有。稍微停頓一下,對你有幫助。你必須多多練習,研究出自己的一套解決方案。
你可以將選出來的任何句子或詞語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就像你們院裏的那棵月桂樹那樣突出。你隻要在說到它們時突然提高或降低聲調,就可達到這個目標。
布魯克林著名公理教會牧師巴基斯卡德曼博士,就經常這樣做。奧利佛羅吉爵士、布裏安及羅斯福等人也經常這樣做。幾乎每一位著名的演講家都會這麼做——這是演講中一條亙古不變的法則。
下麵是三段名人語錄,你可以試著念一遍,注意念到引號內的字時,要把聲音降低到不能再低,然後看看效果怎麼樣?
我隻有一個長處,那就是“永遠不會絕望”。
——福熙元帥
教育的最大目標並不在於知識,而是在於“行動”。
——史賓塞
我已活了86歲,我曾親眼看到人們登上成功之峰,共有幾百人之多,他們獲得成功的重要因素很多,“但最重要的就是信心”。
——吉朋斯樞機主教
3、變化語速
不管是小孩子說話的時候,還是我們平常人談話時,總是不停地調整我們說話的語速。這種方式讓人感覺很愉快,很自然,不會令人有奇怪的感覺,而且具有強調的作用。實際上,這是把某個要點突出強調的最好的方法。
華特史蒂文斯在他那本由密蘇裏曆史學會發行的《記者眼中的林肯》一書中告訴我們,這是林肯在強調某一要點時最喜歡的方法之一:
“他會很快地說出幾個字,當來到他希望強調的那個單詞或句子時,他會將他的聲音拖長,並一字一句說得很重,然後就象閃電一般,迅速地把句子說完……他把要說出強調的單詞,或句子盡量拖長,時間上幾乎和說其餘五六句不重要的句子一樣長。”
這是一個吸引聽眾注意力的好辦法,舉個例子,我經常在演講時引用下麵這段吉朋斯樞機主教的談話。
我希望強調勇氣這一點,所以我在談到那些引號裏的字時,總盡量把聲音拖長,把它們拿出來強調,是因為我對它們深受感動。
現在,請你不妨大聲念一遍,看看效果如何。
吉朋斯樞機主教在他去世之前不久曾經說過,我已活了“八十六歲”。我曾親眼看到人們“登上成功之峰”,共有“幾百人”之多,他們獲得成功的“重要”因素很多,但“最重要”的就是“信心”。一個人除非擁有勇氣,否則絕不會成就大事業。
再試試這一個:很快說出“三千萬美元”,口氣要顯得平淡,聽來就象這隻是一筆小數目的錢。然後,再說一遍“三萬美元”,速度要慢,而且要充滿深厚的感覺,仿佛你對這筆龐大的金額印象極為深刻。這樣聽起來,是不是覺得三萬美元反而比三千萬美元更多呢?
4、在要點前後停頓一下
這也是林肯在演講時經常運用的一個方法。當他說到一個要點時,而且希望給他的聽眾留下深刻的印象時,他會傾身向前,直望對方的眼睛,足足有一分鍾,但一句話也不說。
這種突然而來的沉默,和突然而來的嘈雜聲有著相同的效果,能夠吸引聽眾的注意力。這樣就使得每個人都聚精會神,提高警覺,仔細傾聽對方下一句將說些什麼。
比如,在他和道格拉斯著名的辯論快要結束時,所有跡象都表明他已失敗。為此,他感到很沮喪,他那種痛苦的老毛病不時地折磨著他,為他的演講詞增添了不少感人的氣氛。
在他最後的一次演講中,他突然停頓下來,默默地站了一分鍾,望著麵前那些半是朋友半是旁觀者的聽眾的臉孔,他那深邃憂鬱的眼睛跟往常一樣,似乎飽含著未曾流下來的眼淚。
他把自己的雙手緊緊並在一起,仿佛它們太累太累了,無法應對這場無助的戰鬥。然後,他以他那獨特的單調聲音說道:
“朋友們,不管是道格拉斯法官還是我自己被選入美國參議院,都不重要了,一點關係也沒有。但是,我們今天向你提出的這個重大的問題才是最重要的,遠遠勝過任何個人利益和政治前途。朋友們……”說到這兒,他又停了下來,聽眾們都屏住呼吸,擔心漏掉他說的每一個字。“即使在道格拉斯法官和我自己的那條可憐、脆弱、無用的舌頭已經安息在墳墓中時,這個問題仍將繼續存在,呼吸及燃燒。”
林肯的一位傳記作者指出:
“這些簡單的話,以及他當時的演講態度,深深地打動了每個人的心。”
林肯在說完他所要強調的話後,也會停頓一下。他以保持沉默的方式來增加這些話的份量,同時也使它們的寓意進入聽者的內心中,影響對方。
奧利佛羅吉爵士在演講中會經常停下來,在重要的段落之間,有時,一個句子中要停頓三到四次,但他表現得非常自然,而且會讓人讚不絕口。沒人會注意到這點,除非是在分析羅吉爵士演講技巧的人。
大詩人吉卜齡說:
“你的沉默,看出了你的心聲。”
在演講中恰當的運用沉默,能使沉默發揮極致。它是一種有力的工具,千萬不要忽視它的存在。而對,初學演講者來說很容易把它忽略。
下麵這一段是從何曼的《生動活潑的談話》中摘錄出來的,我已經注明了停頓的地方。我沒有說,這些是演講者應該停頓的唯一或最佳地方。我隻是說,這是停頓的方式之一。應該在什麼地方停頓,沒有定律可言,要看它的意義、氣氛及感覺來加以決定。今天,你演講時在某一個地方停頓,明天你再作相同的演說時,可能換另一個地方停頓。
先把下麵這一段大聲念一遍,不要停頓,然後再念一遍,在我所注明的地方停頓一下。看一看,停頓有什麼效果呢?
“銷售商品是一種戰鬥”(停頓,讓“戰鬥”這個念頭深入聽眾腦海中),“隻有戰鬥者才能獲勝。”(停頓,讓這一點深入聽眾腦海中。)
“我們也許不喜歡這種情況,但我們既無力創造它們,也無法改變它們。”(停頓。)“當你踏入銷售界時,要鼓起你的勇氣。”(停頓。)
“如果你不這樣作,”(停頓,把懸疑的氣氛拉長一秒鍾)“每一次你出擊時,都將被三振出局,除了一連串的零蛋,什麼分數也得不到。”(停頓。)
“對投手心存恐懼的打擊者,永遠到不了三壘。”(停頓,讓你的說詞深入聽眾心中),“這一點要切實記住。”(停住,讓它更深入一層。)
“能夠把球擊得老遠,或甚至讓球飛過網子,造成全壘打的人,通常是這樣子的球員;他在踏上打擊位置時,”(停頓,並且把懸疑的時間拉長一點,使大家聚精會神地聆聽你將如何介紹這位傑出的打手)“心中已堅強地下定了決心。”
把下麵幾段名人語錄大聲而有力的念一遍。注意你在什麼地方會很自然地停頓下來。
美國的大沙漠並不位於愛達荷,新墨西哥或亞利桑納,而是位於普通人的帽子底下。美國大沙漠是存在於心理上的,而並非實質的大沙漠。
——JS克諾斯
世界上沒有治療百病的靈丹妙藥,隻有廣告略微接近。
——福士威爾教授
我必須對兩個人特別好——上帝和加菲爾德。我此生必須與加菲爾德共同生活,死後則和上帝在一起。
——詹姆斯加菲爾德
即使一個演講者按照我本章中提到的所有指示去做,他的演講仍然可能有很多缺點。比如,他的演講可能和平時的聊天沒兩樣,這樣他的聲音聽起來會令人不舒服,還會有語法上的錯誤,態度也不夠禮貌。另外,還可能會有一些不舒服的肢體動作。
事實上,一個人的日常談話,更需要下功夫進行改善。演講者必須讓自己的日常談話達到一個完美自然的境界,才能把這個方法帶到講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