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班上第14堂課時,我經常會聽到學生們熱情的談論著,如何在日常生活裏運用本書中所介紹的技巧。
學生們的收獲也是有目共睹的,營銷員的銷售量大有增加,經理的業務大有進展,主管們擴大了駕奴能力。究其原因就是因為,他們在下命令和解決問題時,利用語言的技巧提高了。
N理查狄勒在《今日語言》裏寫道:“
說話的形態,次數,以及說話的氣氛……是工業溝通係統中的生命血脈。”
R弗萊德康納德負責通用汽車公司的《戴爾卡耐基課程統馭術》的指導,他也在同一雜誌裏這樣寫:
“我們能在通用汽車從事語言訓練的工作,基本理由之一是,我們熟悉每位監管人員,或多或少也算是位老師。從每一個麵試的人員開始,通過初期的訓練階段和正規的工作分派與提拔。一位監管人員需要不斷地解釋、描述、申斥、說明、指示、批評,並與自己部門裏的每個人討論無數的事情。”
當我們順著日常交談的梯子往上爬時,就好像當眾演講一般——比如討論,做決定,解決問題與舉行決策會議。
我們同樣看到本書中所教導的有效的說話技巧,是多麼的有效運用於日常的語言活動之中。在眾人麵前有效演講的法則,更方便用於參加會議和掌控會議。
要保證你的想法正確而完美地表達出來,你就要正確地組織你的想法,合理地遣詞用句,並帶著真摯和熱情的演講態度。
所有這些要素在本書中都曾經詳細討論過,現在要留給各位讀者在參加各種會議時善用所學。
也許你正沉思著,什麼時候開始應用在本書學到的東西。如果我用一個詞來回答你,或許你會驚訝,那就是:馬上。
即使你根本沒打算要在何時公開演講,但我確信你會發現,本書中的原則和技巧同樣能應用在日常生活裏。
如果我說現在就開始運用這些技巧,意思就是你下一個說話場合裏就應當大膽地使用。
如果分析一下自己每天說的話,你會驚奇地發現,自己日常說話與本書裏討論的正式演講之間,有很多相似的地方。
第三編###第一章中,我們要你當眾說話,心裏要想著四種一般說話目的中的一種:是要提供消息歡娛聽眾,說服聽眾讚同你的立場;還是遊說他們采取某種行動。
在做公開演講時,我們要確保目的明確,無論是演講內容還是演講的態度。
平日裏講話,這些目的常有變數,相互包含,並且常常一日數用。某一刻裏,我們或許還在同朋友談天論地;突然下一刻裏,也許就要點明你的目的,費盡口舌努力地推銷一項產品;或者耐心勸告孩子,要節約用錢,學會理財。
如果把本書中演講的技巧應用到日常會話裏,我們便能更有效地表明自己的想法,並能靈活而成功地激勵別人,充分達到我們的目的。
第一節在日常談話中細節起關鍵
舉些技巧之一來說吧,記得第二編###第一章裏,我建議大家在演講中加入細節。這樣你的想法就能活靈活現地呈現在聽眾眼前。
當然,那時我主要考慮的是在聽眾麵前講話,可是細節在日常談話裏同等重要。回想一下自己熟悉的那些真正幽默風趣的大演講家,他們同樣善於使用畫麵語言;同樣加入許多五彩繽紛、富於戲劇性的細節。
在開始培養會話技巧之前,首先需要具備自信。本書中第一編裏所說的都非常有用,能給你安全感,讓你勇敢的與人相處,而不是在非正式的社團中,發表自己的意見。
一旦你熱衷於表達自己的想法時,哪怕是規模有限,你也會依靠自己的經驗作為改成話題的資料。就這樣,奇妙的事情發生了,你的視野開始擴展,自己的生命也有了一層新的意義。
家庭主婦們的興趣,原來基本都局限在小天地裏。自從在小談話圈子裏用上了說話的技巧以後,她們紛紛興奮地描述著自己的新體驗。
一位RD哈特太太在辛辛那提的演講訓練班裏,這樣對同學說:
“我發現自己獲得了信心,使我有勇氣在社交集會裏起立發言。而且,我開始對時事產生興趣,我不再畏懼於參加談話的聚會。
相反地,我熱情地加入。不僅如此,我曾經做過的一切都成為供我講述的好材料。我發現自己已對許多新活動產生了興趣。”
哈特太太的感激之詞,對於一位教育家而言沒有什麼奇特的。
事實上,“學習”和“運用所學”的動力一旦被激活,它就會開始一連串的行動與交互作用,使得整個人的個性活潑起來,循環地推進造就了成功。正如哈特太太所說,隻要按照本書裏的一項原則去行動並完成它,就能得到極大的充實感。
我們當中的大多數人不見得都是專業的老師,但是每一天的很多時候,都需要和別人說明些什麼。像父母教訓子女,象鄰人解釋修剪玫瑰的新方法,像觀光客就最佳的路線交換意見等,會發現自己經常處於說話的情況之下,需要清晰、連貫的思考,需要強勁有力的表達。第三編###第二章所說的有關說明的技巧,同樣可應用於這些情況中。
第二節在工作中借助有效的說話技巧
溝通的方法好壞同樣影響我們的工作,下麵就來進行這方麵的討論。
無論你的職位是銷售員、經理、店員、軍隊首長、團體領袖、教師、牧師、護士、主管、醫生、律師、會計師,還是工程師,我們都身肩重要的責任,需要用專業領域裏的知識來解釋,並給予專業性的指導。
我們能否以清晰、簡明的語言來做這些解說,經常是我們上司用以判斷我們能力的標準。
從事“說明”的演講練習,可以養成快速思考與敏捷用詞的技巧,但這種技巧不局限於正式的演講,它可以應用在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麵。
最近,在工業界、政府機關裏和各職業組織裏,開設了多如牛毛的口頭溝通的課程,這就說明當今商業和各種職場對語言的運用有著清晰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