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告訴各位如何防止疲倦,我要告訴各位,如何讓自己每天清醒的時間多一個鍾頭。”
“我要告訴各位如何在實質上多增加收入。”
“如果各位聽我十分鍾,我一定告訴各位,一個讓你更受歡迎的方法。”
這種答應形態的開場白必定會獲得注意,因為它直接觸到聽眾的自我關切。
演講人常常忽略了自己的題目與聽眾的重要興趣所存在的聯係,他們不打開通往注意的大門,卻說些無趣的開場白,不是追溯題材的由來,就是囉嗦地猛講題目的背景,將通往注意的大門封閉。
幾年前,我聽過一個演講,題目本身對聽眾相當重要,“定期健康檢查的必要”。那麼,演講人是如何開始的呢?他是否用巧妙的開場白,來增加自己題材的自然和吸引力呢?
答案是否定的。
他一開始就索然無味地背了一段延年益壽的曆史,導致聽眾對他和他的題目失去了興趣。
其實,他完全可以用“答應”的技巧來開場,效果就會大大增強。
請看下例——
根據統計數字,你可知道自己可以活多久嗎?
一項來自保險公司的統計指出,你的平均壽命,大概是你目前年齡與80歲之間的2/3。
比如,你今年35歲,那麼你目前年齡與80歲之間的差距是45歲。因此,你大概可以活上這個數目的三分之二,也就是說,你最少還可活三十歲……
這樣子夠了嗎?不,不,我們都期望能多活幾年。然而,這些統計數字是根據幾百萬份紀錄而得出的。
那麼,大家是否能夠突破這項限製呢?可以的,隻要有正確的預防,我們就可以辦得到,但第一步就是要進行一次徹底的健康檢查。……
接下來,演講者再詳細解釋進行定期性健康檢查的必要,聽眾可能就會對為提供這項服務而成立的公司感到興趣。
倘若演講者一開始就以一種冷淡的方式談到這家公司,那是很糟糕的,必將失敗無疑。
再舉一個例子,我聽過一位學生演講“保護森林,刻不容緩”。
他開頭就說:
“身為美國人,應為我們的國家資源感到驕傲……”然後,他向我們指出,我們正在大量浪費我國的木材。
很可惜,他的這段開場白很糟糕,普通而含糊不清,也沒使他的題目和聽眾發生重大聯係。
當時,聽眾當中正好有一位商人,森林遭到破壞,對他的事業來說,可能造成重大的影響。還有一位是銀行家,這件事對他也有影響,因為這件事會影響我們的經濟……
那麼,為什麼不以這種方式作為開場白:
“我今天要演講的題目,將會影響到你的事業,伯比先生,還有你的,紹爾先生。事實上,從某些方麵來看,它還會影響到我們食品的價格,以及我們所付的房租。換句話說,它影響到我們大家的收入和生活。”
可能有人會說,這樣開場,不是太誇大了保護森林的重要性?
不會的,我認為不會。這樣做隻不過是服從胡巴德先生所指示的:
“把事情說得嚴重一點,說話的方式要能引人注意。”
6、使用展示物
在這個世界上,要想吸引人們的注意力最簡單的方法也許就是,高高拿起某件東西,讓人們看清它。
即使是土人和傻瓜、搖籃中的嬰兒、商店櫥窗中的猴子,以及街道上的小狗,都會情不自禁地去注意這種刺激性的舉動。
有時候,演講者也可以運用這種方法,在最嚴肅的聽眾麵前,發揮意響不到的效果。
比如,費城的艾利斯先生在一次演講時,一開始就以拇指和食指捏住一枚硬幣,高高舉起,超過肩膀的高度。
很自然的,在場的每一個人都望著他的這個舉動。這時,他問道:
“有沒有人在人行道上撿到像這樣的一枚硬幣?它上麵說,撿到這種硬幣的幸運者,將可在這樣,那樣的房地產開發上獲得許多減免優惠。他隻要把這枚硬幣交給主辦的公司即可……”
艾利斯先生接著開始譴責這種錯誤和不道德的行為。
艾利斯先生的開場白,還包含了另一項有力的特點。他一開始就提出一個問題,讓聽眾和演講者一起思考,和他進行合作。
請注意《星期六晚郵》雜誌上的那篇《論歹徒》的文章,在開頭的三個句子中,就包含了兩個問題:
“歹徒們真的有組織嗎?……他們又是如何組織的呢?”
使用疑問號,是打開聽眾思想的鑰匙,是讓他們接受你的觀點的,一個最簡單而最有效的方法。
在演講中,當其他的方法已被證明毫無效果之後,你隨時可以采用這個技巧。
7、以名人的問題作為開場白
知名人物說的話總是能引起人們的注意,因此,演講時運用他們提出的一個合適的問題,來作為開場白,是一種很好的方式。
下麵這一段是討論“商業成就”的一篇文章開場白,你喜歡嗎?
“這個世界隻把財富和榮耀同時獎賞給一件事物,那就是進取的精神。什麼是進取精神呢?我可以告訴各位:那就是沒有人告訴你,在怎麼作的情況下,做出最正確的行動。”艾伯特胡巴得說。
這段開場白,包含了幾個有力的特點。
第一句話就引起了聽眾的好奇心,它引導我們向前,去得知知道更多的內容。如果演講者在提到“艾伯特胡巴得”的姓名後,技巧地暫停一下,將會製造出一個懸念。
聽眾會忍不住問道:“這個世界要把財富和榮耀同時獎賞給誰呢?”
聽眾會催促,快點,告訴我們。我們也許不同意你的說法,但是,還是請你把你的見解告訴我們吧……
第二個句子立即把聽眾引進問題的中心。
第三個句子是一個問句,邀請聽眾們參與討論,一起思考,采取一些行動。而聽眾一向是最喜歡參與互動的。
第四個句子則說出“進取精神”的定義……
在說完這段開場白之後,演講者接著以一段極有趣的人情味的故事,來說明這個“進取精神”。從這篇講稿的結構來說,它完全可以評定為一篇傑作。
8、自然的開場白
瑪莉理奇蒙在紐約婦女選民聯盟的年會上發表演講,當時美國國會尚未通過禁止早婚的法律。她的演講是這麼開頭的——
昨天,火車經過距離此地不遠的一個城市時,我想起了幾年以前,在那兒發生的一次婚姻事件。
由於目前的許多婚姻也像這場婚姻那樣草率與不幸,因此我今天打算先詳細地敘述這個例子的一切細節。
12月12日那天,那個城市的一名15歲的高中少女,初次遇見了附近一所學院的三年級男生。這位男生剛剛達到法定年齡。
12月15日,也就是他們相識不過三天後,他們取得了結婚證書。他們發誓說那名女孩子已經18歲,因此無需取得父母的同意。
這對小情侶取得證書後,離開市政府,立即向一位神父請求證婚(那女孩子是天主教徒),但神父理所當然地拒絕替他們證婚。後來,通過某種方式,可能是由這位神父透露的,少女的母親得到了這項企圖結婚的消息。
但是,在她找回她的女兒之前,這對小情侶已輕找到地方上的一名保安官員替他們證了婚。然後,新郎帶著他的新娘住進一家旅館,在那裏住了兩天兩夜。第三天,新郎棄新娘而去,此後一直也沒露麵。
你喜歡這段開場白嗎?為什麼?
我個人十分喜歡這段開場白,第一個句子相當好。它預先暗示了一段令人感興趣的回憶。我們希望知道這件往事的細節,我們安心地坐下來,想要聽一段極有趣味的故事。
除此之外,這段開場白顯得十分自然。它不像一篇研究報告,也不正經嚴肅,它不會令人覺得演講者對這件事下了很大的心血……
“昨天,火車經過距離此地不遠的一個城市時,我想起了幾年以前在那兒發生的一次婚姻事件。”
這段開場白聽起來是那麼自然,真實,又富有人情味。並且,它聽起來很像某人正在向另一個人講述一段很有趣的故事,聽眾就是喜歡這個樣子。
但這樣做時,很容易陷入描述過分詳細的誤區,讓聽眾察覺出你下了一番苦心。如果這樣,那麼,你的演講效果就會適得其反了。而我們所追求的目的是,讓聽眾看不出你的演講有藝術的痕跡。
在前邊提到的所有方法均可視情況而隨心運用,或者分開,或者合並。你要明白一點,演講如何開場,直接關係到聽眾是否願意接納你和你的訊息。
第二節避免消極的注意
請記住,請一定要記住:演講不一定要獲得聽眾的注意,但一定要獲取他們有利的注意。
請留意,我說得是“有利的”注意。智商正常的演講者不會一開口就“侮辱”聽眾,或者說些令人反感的話,好讓聽眾一起來攻擊他。
然而,演講者往往會用下麵的兩種方式來吸引聽眾的注意力,那是很不明智的。
1、用“幽默”或者“笑話”開頭
一些演講新手總覺得他應當表現得很搞笑,才像一個演講者;或者出於某些可悲的理由,認為自己應當這麼做。
可是,他們本身的性格很內向,如同百科全書一般嚴肅,缺少幽默細胞。但他們站起來演講時,卻幻想著馬克吐溫的精神正降臨在他身上。
因此,他很可能就以一個幽默的故事來開頭,特別是在吃過晚餐後的場合裏。
結果如何呢?
大概有20:1的機會,他的故事和他臨時改變的態度,會給聽眾造成像字典那樣沉悶的氣氛。
他的笑話很難取得效果,引用哈姆雷特不朽名言來說,正好證明了這種笑話是“不新鮮的,老套的,平淡並且毫無用處。”
如果一個演講人在一群買了門票的聽眾麵前像這樣失敗過幾次,他們必將打開飲料瓶,並且大叫:
“把他轟下台去。”
不過,大部分聽眾是很有同情心的。這樣一來,就算出於純粹的慈悲心,他們也會“配合”地發出笑聲,但在他們的內心深處,卻為這個準幽默演講者的失敗表示同情呢。他們本身也覺得很不舒服。我想你也不止一次,親眼目睹過這種完全慘敗的情況了吧?
對演講新手而言,還有什麼比博得聽眾的笑聲和掌聲,更困難的事呢?
事實上,幽默是一種“一觸即發”的事,與個人的個性和性格特點有很大的關係。
請記住,故事的本身很少是有什麼味道的,倒是講故事的人的敘述方式,能讓聽眾對它產生興趣。
100個人當中,往往會有99個人在講述馬克吐溫成名的相同故事時,落個“敗走麥城”的下場。
當年,林肯曾在伊利諾州第八司法區的酒店內講了很多故事,人們往往趕了幾英裏遠的路去聽。大家整晚都在聆聽他的故事,絲毫不覺得疲倦,另外,據親眼在場目睹當時情形的一些聽眾說,林肯講的故事有時候能讓當地民眾興奮得高聲大叫,甚至從椅子上跳下來。
這裏有一個林肯經常講的故事,他每次講完,聽眾都會捧腹大笑。現在,你也來試試看吧。當然,不是讓你在聽眾麵前嚐試,而是在你的家人或者朋友麵前試試,大聲地讀出下邊這個故事,看看他們會不會笑出聲來?
有一個遲歸的旅人,走在伊利諾草原的泥濘路上,急著要趕回家去。很不幸,他遇上了暴風雨。
當時,夜色漆黑如墨,傾盆大雨下得就像天堂的水壩泄洪了;雷聲怒吼,如同炸彈爆炸一般。這時,閃電擊倒了好幾棵大樹,陣陣雷聲快把他的耳朵震聾了。
多麼可怕的雷聲啊!他還從來沒見過這麼可怕的雷聲呢!
最後,他立即跑在地上開始向上帝禱告,不過他的祈禱詞和平時不一樣。
他喘著氣說:
“上帝啊,如果在你眼裏沒什麼差別的話,請你多給我一點閃光,少給我一些雷聲吧!”
或許,你正好是那種具有“幽默細胞”的人,那麼你就下功夫培養吧。具備“幽默細胞”的演講者,不管上哪兒演講,都會受到聽眾的歡迎。相反,如果你的才華是在其他方麵,那麼你就不必勉強裝出幽默的樣子了。
事實上,如果你仔細研究林肯等人的演講,那麼你就會發現,這些知名演講家很少在演講中加入幽默的笑話,尤其是在開場白裏。
著名名演講家卡特爾則坦白地向我表示,他從來不會單純地,為了“幽默”而說“幽默的故事”。
大凡著名演講家提到的幽默小故事,多半是對聽眾有所啟示,並且有自己的觀點的。
打個比方,幽默應該是蛋糕表麵的那層奶油,或者是蛋糕層與層之間的巧克力,而不是蛋糕本身。
美國當代最偉大的一位幽默演講家古裏蘭有個規矩:
“演講的最初三分鍾,千萬不要講笑話。”
你看,古裏蘭都這麼說,並且他的經曆也證明這個規矩是對的,我們為什麼還要反對呢?
你可能會說,既然如此,那是不是說開場白就得嚴肅點,莊重點?
答案是否定的。
如果你的能力出色,能夠就地取材說些笑話,來博得聽眾的笑聲,那也是可以的。
比如,你可以說說與演講場合有關的事,或者就其他演講者的觀點說幾句話,注意一些不對勁的地方,加以誇大。這種笑話,遠遠勝過一般的有關丈母娘或山羊的陳腐笑話。
或許,在演講中調侃自己,最容易製造歡樂的氣氛了。說說你遇到的一些“糗事”,一些尷尬的場景,這正是幽默的真正本質。
廣播上,最早用自己“開涮”的笑星——傑克班尼,把這種技巧用得爐火純青。
在廣播中,傑克班尼經常自己當笑柄,取笑自己的小提琴技藝,自己的小氣和年齡。他妙語連珠,既嚴肅又風趣,使收聽率年年創新高。
聽眾的“耳朵”是非常靈敏的,對於那些態度謙虛、說話幽默風趣,並且從不避諱自己的缺陷與失敗的演講者,他們是非常歡迎的。相反地,如果演講者隻會作出一種“充殼子”的形象,或者無所不知的專家模樣,那樣聽眾是不會買帳的。
事實上,任何人都可以不相關的事物扯到一起,令聽眾開懷大笑。比如,有一位報紙的專欄作家說,他最痛恨“小孩子,牛肚,和民主黨人。”
著名作家吉卜齡在向英國一個政治團體發表演講時,在開場白中講了一個笑話,逗得全場聽眾捧腹大笑。
現在,我把這段開場白引述在下麵,大家可以看看,他是如何巧妙地引人發笑。他的開場白是這樣的——
主席,各位女士先生們:
我年輕時,曾在印度當記者,專門替一家報社報道犯罪新聞。
這是一項很有趣的工作,因為它使我認識了一些騙子、拐騙公款者、謀殺犯以及一些極有進取精神的正人君子。(聽眾大笑)
有時候,我在報道了他們被審的經過後,會去監獄看看這些正在服刑中的老朋友。(聽眾大笑)
我記得有一個人,因為謀殺而被判無期徒刑。他是一個聰明、說話溫和又有條理的家夥,他把他所謂的——生活的教訓告訴我。他說,以他本人為例的話,一個人一旦做了不誠實的事,就難以自拔,會不停地做下去,不誠實的事也越來越多。直到最後,他會發現,他必須把某人除掉,才能為自己正名。(聽眾大笑)
哈,目前的內閣正是這種情況。(聽眾大笑及歡呼)
你看,他講的並不是一些陳舊的傳說往事,而是他自身的一些經驗,並且在玩笑中強調其中的不對勁之處。
塔虎脫總統也運用這種方式,在大都會人壽保險公司的年度主管酒會上,製造了不少的笑料。
總裁先生及大都會保險公司的各位先生們:
大約九個月前,我回到我的老家度假。我在那兒聽到一位先生在會餐後發表的演講,這位先生說,他對於發表這種演講感到有點惶恐。
於是,他去向一位朋友請教,因為這位朋友對於在會餐後發表演講有極為豐富的經驗。
這位朋友向他建議說,對一個在會餐後發表演講的演講者來說,最好的聽眾就是那種智商很高,受過良好教育但已經喝得半醉的聽眾。(笑聲與掌聲)
現在,我所能說的是,我眼前的這批聽眾,是我所見過的最好的一批聽眾。剛才所提的那種情形,這兒已經見不到了。(掌聲)
我還必須指出,這就是大都會人壽保險公司的精神。(掌聲經久不息)
這段開場白是很成功的,更令欣賞的是,他不僅讓聽眾哈哈大笑,還巧妙地讚揚了他的聽眾。
2、以道歉開頭
演講新手們,在開場白中經常犯的第二個錯誤就是:以道歉開頭。
有的新手一上來,就非常“誠懇”地說:
“我不是一名演講者……我本來不準備發表演講……我沒有什麼可談的。”
上帝,這太糟糕了!請你避免這種錯誤的開頭吧。
吉卜齡所寫的一首詩的第一句就是:
“再繼續下去,實在沒什麼用。”
如果你一開頭就表示抱歉,那麼聽眾也會抱著這種心情,你的演講再繼續下去,“實在沒什麼用”。
因為,就算你事先沒作準備,就算你真的是一個新手,也不需要你“挑明”。隻要你一開口,那些聰明的聽眾就會識破這一點。如果其他人沒有發現,你又何必“揭穿”呢?
你這麼做,對聽眾來講就是一種“不尊重”,你似乎在挑戰聽眾的智商。因為你這麼說,等於在暗示他們,“你們根本不值得我作準備”。或者,他們會想,大概你隨手弄點資料,就能糊弄他們了。
因此,我們不想聽到你說“抱歉”,一點都不。要知道,聽眾聚在一起,是為了聽到新的消息和意見,並且激發他們的興趣。記記住,要激發聽眾的興趣。
隻要你站在聽眾麵前,你就會引起聽眾的注意。在接下來的5秒鍾內,要想讓聽眾繼續維持這種感覺,也不困難。但是,如果想讓聽眾把這種感覺維持到以後的5分鍾內,那就很困難了。
一旦你開口說“抱歉”,那麼你就會失去聽眾的這份注意力;如果你想爭取回來,那就難上加難了。
因此,當你開口說第一句話時,就要說出某些吸引聽眾興趣的話,不是第二個句,更不是第三句。記住,是第一句!第一句!
第三節突出重點
在篇幅較長的演講中,你要提到的要點可能有好幾個。不過,不要太多,適而可止。並且,每個要點都要有材料支持。
在第三編###第一章裏,我們提到一種支持演講重點的方法,就是故事,或者是自己的生活經驗,那樣能帶著聽眾跟著你的思路走,去做你曾經做過的事。
事實上,根據你的親身經驗而編成的例子很受歡迎,因為它反應了人類心中的一種基本傾向,那就是“人人愛故事”。
一般演講者經常使用事件或者意外作例子,但這不是唯五的用來支持要點的方法。
你還可以運用數據,以及運用科學方式歸納的圖解、專家的證言、類比、展示或證明,這些都能讓你的演講更加精彩。
1、運用數據
數據是用來顯示某種情況統計的結果,它們富有說服力,有證據的作用,從而能給聽眾留下深刻的印象,這是孤立的事例所不能相比的。
沙克預防小兒麻痹疫苗的作用是眾所周知的,而支持這一作用的材料就是依據來自全國各地的統計數字。
當然,個中也有一些無效數字。但這些無效的議論,是不能讓孩子父母看到的,那樣他們會認為沙克疫苗不能保護自己的孩子。
不過,數字本身很枯燥,演講者應當明智而謹慎地使用。在使用數據時,演講者應加以語言的修飾,從而讓數字變得生動。
這裏有一個例子,能夠說明把數據與我們熟悉的事物相比較,能夠起到加強印象的效果。
一位主管認為紐約人太懶散,總是不能在第一時間去接聽電話,結果造成了大量的時間損失。為了支持自己的論點,他是這麼說的——
每100次通話當中,有7次顯示,在接電話的人回答之前,已經耽擱1分鍾以上。
每天,共有28萬分鍾損失在這種方式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