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三寶上來後,歇息良久才把短劍還給道衍。眾人看見馬三寶渾身鮮血,頭發散亂貼在臉上,麵色蒼白。
道衍盯著看了馬三寶一會兒,“你水性很好。”
馬三寶點頭,“放下去了。”
道衍大喜,立即讓鐵匠把鎖鏈全部扣上,並吩咐馬三寶回營好好休息。
連續下了好幾天的大雨終於停了,到了夜晚,夜空中的繁星布滿天際。道衍一如既往地站在井邊,緊張地看著井口。
淩晨時分,突然鎖鏈輕微晃動一下,如同一條盤旋的蛇被驚動。道衍和身邊的禁衛都察覺到了這個動靜。
接著,鎖鏈飛快地從井口下落,鎖鏈在井口滑動的聲音非常清晰。鎖鏈下滑的速度越來越快,把地麵上的鎖鏈帶動起來,勢道強勁,一個禁衛躲閃不及,被鎖鏈卷到小腿,瞬間就被鎖鏈拖到了井邊,禁衛大聲呼救,突然一個人衝到井邊,刀光一閃,把禁衛的腳給斬斷。
禁衛大聲呼救的聲音變成了呼號,而砍斷他腳踝,救了他一命的正是本來應該休息的馬三寶。
鎖鏈嘩啦啦地不停滑入井口,所有人都不知道井底的那隻巨大烏龜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竟然有這麼大的力量帶著鎖鏈狂奔!
但是這種情況下,誰也不敢輕舉妄動,隻能等著道衍的命令。
地麵上準備好的鎖鏈即將告罄,隻剩下最後十幾丈,不過鎖鏈下滑的速度也在慢慢減弱,看來井下拖動鎖鏈的烏龜,或者是別的什麼物事,已經精疲力竭。鎖鏈到了最後7丈的時候,速度已經很慢。
道衍的手裏不知道什麼時候多了一根鐵杖,他走到井邊,對著鎖鏈中的一環,用鐵杖狠狠插下,鐵杖深入泥土,將鎖鏈固定。
鎖鏈拉動鐵杖晃動兩下,終於不再下滑。
道衍對著馬三寶說:“可以跟大王稟報,八臂哪吒的海眼已被我鎮住,北平可保500年不遭水患。”
馬三寶飛快離開,向燕王複命。
天亮時分,馬三寶回來,帶來了一個消息:明太祖皇帝駕崩了。
道衍沉默不語,他知道一切馬上就要開始,他的機會就要來了。
可是燕王並沒有馬上召見道衍,因為燕王忙著另一件事情:為太祖皇帝服喪。而道衍也沒有離開海眼,200名鐵匠仍舊在熔爐前工作,禁衛圍繞著海眼四周,普通百姓也不能進來窺探。
剩下的500名民伕,道衍安排其在海眼附近的河溝上修了一座橋,一個月後,新橋修建完成。道衍指派馬三寶征詢燕王,給這個鎮守海眼的橋,起個什麼名字。
馬三寶回來後向道衍稟報:“燕王說了,這座橋就叫‘北新橋’。”
道衍點頭,立即吩咐工匠在橋邊立了一塊石碑,碑文刻下“北新橋”三個字。
馬三寶繼續說:“燕王要見大人。”
道衍微笑起來,跟著馬三寶到了王府。
燕王麵容枯槁,看來先皇駕崩,他十分悲痛。
燕王支開身邊的隨從,帶著道衍走到花園的中部,他十分小心,太祖皇帝從一介平民到九五至尊,得國實在不易,所以在建立王朝後,設立了一個從未有過的組織—錦衣衛。
錦衣衛遍布天下,北平城內不知道有多少錦衣衛的耳目,燕王的一舉一動,無不在先皇的監視之下,隻是現在監視的人變成了朱允炆。
這也是燕王到慶壽寺和道衍見麵,也要在空曠場地裏交談的原因。
燕王和道衍在花園裏對麵站立,燕王不說話,道衍也不敢說。但是道衍知道,燕王的內心十分糾結和痛苦。一方麵是先皇去世,另一方麵道衍十分清楚,當今的皇上—燕王的侄子,馬上要做的事情就是削藩。
一旦削藩,燕王很可能會強行調離北平,去一個沒有任何親信的地方就藩,做一個沒有任何權力的藩王。這是燕王朱棣最不願意麵對的事情,而且他本來的誌向,並不隻是做一個藩王。不然當年,也不會憑道衍的一句話,就帶著他到北平,然後安頓下來,意圖後事。
燕王的這些心思,道衍都明白,但是輪不到他主動提出。
二人之間的啞謎,早就有了答案,雖然二人心裏都跟明鏡似的,但是這話,必須要由燕王說出來。
和道衍預料的一樣,燕王終於說話了:“我交給你的事情,你做得很好。”
道衍內心震動,燕王終於要撕開這一層紙了。
整個北平隻有不到100名鐵匠,但是燕王給了道衍200名,其他100多名應該是從北平之外征調過來的。
200名鐵匠聚在一起,做鎖鏈綽綽有餘,富裕出來的人手需要做什麼東西,可想而知。
這個目的,是誰也不能說出口的事情:造反!
這就是燕王給道衍出的第一道題目,他需要道衍配合自己,掩飾鐵匠的事情。至於怎麼掩飾,燕王已經暗示了道衍。而道衍回答的十分正確:海眼之下有孽龍,八臂哪吒的風水要害就是海眼,隻要用鎖鏈把孽龍捆住,事情就能解決。
這個傳說在民間已經流傳了很久。燕王根本就不在乎其是真是假,他要的隻是200名鐵匠能掩人耳目,為他打造兵器。
道衍用鐵鎖困龍是真的,打造兵器也是真的。隻是事情一虛一實,達到了重要的目的,這在謀略上,叫作陽謀。
道衍已經完成了燕王給他的任務,打造了足夠燕王造反的兵器和馬鐙。他已經得到了燕王的信任,現在要做的事情更加困難。
要說明的是,戰爭和世上萬物一樣,都分陰陽。
雖然太祖皇帝將當年跟隨自己的名將都剪除得寥寥無幾,但是當今的皇帝朱允炆仍舊擁有耿炳文、李景、平安、潘忠等一流名將。
而燕王身邊的將領雖少,卻也有朱能、張輔、張玉、唐雲幾名跟隨自己多年的大將。
因此,在明處的戰鬥,雙方的實力燕王雖然處在劣勢,但是並非不能一拚,隻是結果不得而知。
所以戰爭中的另一麵,就是取勝的關鍵所在。
冥戰。
戰爭的陰麵。
所有的戰爭都從不被人提起的一麵。
那些冥戰的高人,也從不以冥戰為榮,所以史書上甚少記載,不過真的到了打仗的時候,這些人就開始顯山露水。漢初的陳平、隋末的李密、北宋的蔡京,甚至當朝開國的劉基,都是冥戰中一等一的高手。
燕王朱棣明白冥戰的重要性,而道衍用困龍的方式,明確無誤地告訴了朱棣,自己也是其中一員。
燕王終於問出了他的問題:“你需要什麼人?”
“袁珙、金忠。”道衍回答。
燕王問:“他們是什麼人?”
道衍回答說:“在慶壽寺為僧,現在應該就在王府門外。”
燕王頷首,過了一會兒又問:“隻有兩個?”
“還有兩個人選……”道衍遲疑一會兒說,“馬三寶、胡濙。”
“準了。”燕王又問,“你打算怎麼做?”
來了,機會終於到了。道衍把心裏準備了多年的話說了出來,但是他知道,必須得簡短,否則麵前的這個燕王沒有太多耐心,讓自己說服他冒著謀逆的風險造反。
“劉基雖然死了,但是他生前的布置還在。我要做的就是把他的布置全部化解。”道衍開始飛快地說起來,“我需要建立一個組織,專門用於和劉基的布置應對。我挑選的四人,就是這個組織的四個統領。”
“劉基的布置是什麼?”
“孝陵衛,和龍盤虎踞的風水。”
“你的布置是什麼?”
“青冥衛,和八臂哪吒。”
燕王又開始沉默,很久之後都沒有說話。道衍告退,回到了慶壽寺的禪房,從懷中取出一塊綢緞,綢緞是黑褐色的老繭綢子,上麵繡著綠色絲線的牡丹,牡丹的莖稈全部是森森白骨。
他知道燕王還沒有下定決心,但是山雨欲來,大勢所趨,燕王起兵已經勢不可擋,他已經沒有後退的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