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吳越山不見了(1 / 3)

吳柏上台背誦了一首詩。晚會繼而又被懷舊的愁思和對現狀的重重焦慮所籠罩。詩是一個打工的人寫的。詩的名字叫《多與少》。

村裏的動物越來越少

村裏的童年越來越少

原來的童年有狗陪著

狗當童年的影子

原來的童年當牛的影子

跟著牛到處閱讀青草閱讀蝴蝶

村小學由五間教室減少到兩間

最後村小學取消任何一間教室

這個村那個村還加另一個村

拚成一個小學

三個村共用一個童年

三個村的動物越來越少

消失的還在繼續消失

陪伴童年的狗牛比童年的數量似乎更少

動物越來越孤獨

童年越來越單調

村小學由五間教室減少到兩間,最後,村小學取消任何一間教室,吳柏讀到這裏的時候,碾盤上的小孩不再打鬧了。他們聽懂了這首叫做詩的東西在說什麼。這個村那個村還加一個村,拚成一個小學。這不就是說的他們的學校嗎?他們的學校就是這樣拚湊成的。他們留守的童年就是這樣單調著。沒有人為他們負責。他們隻能不哭不鬧乖乖跟他們的爺爺奶奶共用一個被窩。該消失的不該消失的統統一塊消失著,他們這些小孩子們能幹些什麼。他們年壯的爸媽,他們年邁的爺爺奶奶,又能做些什麼。人群裏有了啜泣聲。慢慢地,啜泣聲山山海海連成了一片。先是幾個冒著寒霜湊熱鬧的老人用髒手絹抹眼淚,接著,是玩鬧的小孩看見爺爺奶奶哭了,安分下來,聽話了,走過去拎著爺爺奶奶的衣襟,也鼻子一吸一吸地流眼淚了。

參加這個所謂的晚會的大多都是一些年輕人。他們剛剛背井離鄉了沒幾年,就看見鄉已經不再是他們的鄉了。吳柏的詩讓所有人靜下來。那山山海海的啜泣像是夏日裏汪汪亮亮的蟬鳴,網一樣纏在塊狀的空氣裏。年輕人沉默了。那五顏六色的頭發,那花枝招展的衣服,還有那些一遍又一遍唱著的流行歌,它們,好像並不是他們的。他們還剩下些什麼呢?

李大進背著他的吉他上場了。又一個高潮來臨了。他一頭撞破淚漣漣的哀傷,音樂便瘋狂地響起來。

崔健的《農村包圍城市》,他叫罵著,我操你姥姥的,給我碗水喝。

這個時候,天空飄起了漫天的鵝毛大雪。

雪花紛紛揚揚,沉默浩大。有人受不住寒回家了。雪花安靜地飄落著。覆蓋一切又洗刷一切。很多人都回家了。漫天飄舞的雪花像革命一樣讓這個世俗的世界瞬間改天換地。這是一種摧枯拉朽的力量。

這些年你們到底幹了些什麼

各種各樣的運動都他媽是你們弄出來的

你們讀書人最愛變了

好話壞話都讓你們說了

世界上有兩件事最容易

一個是吹牛一個是寫字

有知識和有良心是兩回事

沒有良心有知識那有啥用啊

……

李大進的搖滾像雪花的飄灑一樣急迫。他類似於吼叫的歌聲伴著白色的花瓣一起殉葬。李大進唱著,他蹦跳的雙腿踩得腳下的紅席吱呀呀響個不停。台下剩下的人也跟著他唱起來。他們的聲音震徹在吳家村空洞的天空。他們的聲音飄進家家戶戶的庭院,又鑽進家家戶戶開著的電視機的兀自的歡樂裏。難忘今宵,難忘今宵,操你姥姥的,給我碗水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