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上朝(2 / 3)

“老爺,到了”那恭敬的態度仿佛一隻溫順的哈巴狗,隻差沒把尾巴翹起來搖兩下了。

右丞相唐清流一臉傲然的抬步鑽出轎子,先給了馮管事一個讚許的眼神後,才一掃眾官員,卻突然發現太子殿下竟然已經先到了,於是一邊隨意的點頭回禮。一邊趕忙上前給太子爺請安。

兩人本是臣屬,又有舊交,自然相談甚歡,唐清流當年入士翰林院做典籍,薄有才名,後因上折子抨擊當時的吏部尚書郭懷安的科舉選才建議,文風犀利、直指利弊,內容不僅直白激進,而且隱晦抨擊朝廷時政。朝野為之震動,大臣們紛紛上折彈劾。但是皇上卻即批準了郭懷安的建議,又升了唐清流做翰林院編修,一下子從從八品直接升到了正七品,連升3級。而且一個月後又連升2級,直接入府東宮位列太子侍讀。

不過其驕傲自大的性格卻很快把太子府裏各人得罪了一個遍,二年不到就又被打發回翰林院做了一個閑散的博士。

但唐清流確有治世之才,自三年多前太子議政開始,頻頻主動為太子獻計獻策,儼然太子僚幕自居,且每每獻上的計策也都可圈可點,雖仍有激進偏執、好大喜功之嫌,卻也不失高屋建瓴的眼光。甚得太子歡心。

太子甚至多次公開表示‘古有劉邦得蕭何,今有洛奕得清流。’

皇上對太子的表示雖然不置可否,卻對唐清流屢屢重用,使得唐清流近三年官職如火箭般躥升。

兩個月多前,唐清流以吏部侍郎身份主持秋試會考,為朝廷遴選人才,其選才方式不拘一格,且重實際,而輕空談,甚至為此還得罪權貴鬧上了金鑾殿,皇上感其精忠體國,擢升右丞相官居從二品。

“太子殿下,今日朝會,必會商議南疆騷亂,不知殿下對此有何想法?”唐清流自詡東宮舊人,對太子殿下自然是恭敬有加。

“南嶽蠻族,竟想以米粒之光,同我皓月爭輝,不給他們點懲戒,他們是不會知道我大楚的厲害的”太子洛奕宏義憤填膺,大有立馬就殺往南嶽平其地、役其族的架勢。

“殿下,我朝自立國以來,一直太平無事,十數年從無戰事,微臣隻怕。。。”唐清流對戰事不熟,而且因多年未有戰事,也對武將不太看得起,所以本意是不想輕開戰端的。但是看到太子殿下一聽南疆騷亂,就興致勃勃、躊躇滿誌,又忍住了沒有直言。

“丞相不用多慮,想哪南蠻子不過是仗著毒氣沼澤、山高路險,如果真打起來,就憑我們的鐵槍鋼盔、弓弩戰車,必能攻無不克,戰無不勝”洛奕宏滿腔熱血,激情四溢。

唐清流還想多言卻被突如其來的喧囂打斷,他側頭望去,原來是剛剛路遇的賈王爺到了,邊上還跟著英王爺,隻是英王爺的臉色似乎有些陰鬱。

唐清流輕蔑的一笑把剛才路遇賈王爺之事說與太子聽,太子也不屑的輕笑一聲。

“你那管家也是個妙人,甚合我意啊,這賈河山平時就喜歡裝腔作勢,自恃清高,也活該他受氣。”

-----

在此候朝的官員中,除去太子,就數三位王爺品級最高,一下子來了兩位,全體官員都上前見禮,隻是文官多數平淡,而武將則多熱烈。

特別是衛王爺曾在軍中擔當過多個軍職,從先鋒營先鋒官到驍騎營統帥再到內衛軍統領軍職遍布整個軍隊係統,所以無論是邊軍還是大內都有很多官員和武將曾是他的屬下,故而衛王一到,武將序列馬上如蜂巢湧動。

而今日這些武將更是一個個紅光滿麵,意氣風發。紛紛湊上前來想探探衛王對於南疆騷亂的看法。多年未有戰事,雖是國之大幸,可是對於武將的地位和武將的尊嚴卻是嚴重的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