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竊(3 / 3)

有了上次的教訓,冷驍天真地以為竊賊三日之後又將玉璽送回,可是這回卻不遂他所願。玉璽真的丟了。

趙炫上前進言道:“皇兄,這盜賊確實奇怪,他一盜一還,再盜不知是否再還,這事得不可輕視。丟失玉璽事小,傷及國事乃是大事。”

趙譽點頭讚同,“你說得有理,傳令刑部和大理寺在一月之內務必將此人抓拿歸案!冷驍護衛不周,本應革去殿前大將軍之職,念及昔日功勞不淺,故而以戴罪之身全力協助大理寺刑部辦案,不得有誤。一月之內找不回來,你們全部去山野溝子裏守大樹吧。”

眾人叩謝隆恩,從禦書房出來,外頭天色陰沉,重重地壓在了心頭上。這該如何查起?

他們不知對方的身影和目的,仿佛是赤手空拳對付一個虛無縹緲的影子,巧婦也難為無米之炊。

冷驍采取了最簡單的方式,挨家挨戶的搜查,刑部侍郎錢煒則認為不妥,動靜太大會打草驚蛇,反而適得其反。

大理寺少卿鄭肅卻注意了一點:“在下認為,可以從‘彎月和梅花’入手。”

這個方向他們也曾想過,隻是當初時間緊迫,無力實施,如今時間依舊緊迫,可也不是一個方向。

冷驍幹勁十足,花了十天的時間調查了京城之中關於梅花和月亮的人和事,實際有用的線索卻寥寥無幾,時間一晃過去了大半,案件沒有半點進展。

春風明月姣好,焦急無力卻籠罩在大夥的身上,半月過去了半點頭緒都沒有,愁煞了眾人。

“你們覺得玉璽被盜了,誰最得利。”大理寺少卿王愷突然出聲道,既然常規的手段無用,不如另辟蹊徑。

眾人心裏咯噔一聲,難不成此事是朝中人所為。大夥同朝為官,為了自保也不得不尋求幾個得力的靠山。私底下的黨閥之爭如火如佘,趙譽旁敲側擊地提點警告都無濟於事。

王愷:“各位大人不論立場,你們今日所說,王某發誓絕對不會說出去,若有違背,天打雷劈。”

眾人麵麵相覷,一時不敢出聲,實則心中早已有了結論。

錢煒年輕氣盛,為人膽大,且家中頗有背景,他沉思道:“去年的貪汙大案動了士族門閥的筋骨,如今唐湫對陛下頗有怨言。眼下正是一個好時機。”

錢煒開了一個頭,如同開了閘的水,身旁的鄭肅接著道:“何止,還有殷王,貪汙一案波及了太後,雖說太後退居後宮,可是殷王還在。一定再尋找機會東山再起的。”

冷驍不屑,“這說案子,怎麼又就扯上黨派之事呢?”

“冷將軍莫不是不知何為近水樓台先得月呢?你們敢徹查後宮嗎?”後宮水深,派係眾多,如同千絲萬繞的蜘蛛洞,陷進去出不來。

眾人息聲了,太後和皇帝親如母子,背地裏彼此都在算計權衡,眼下可是一個大好時機。

角落裏的林昆自言自語道:“他為什麼要偷走玉璽呢?偷走玉璽對他有什麼好處。”

眾人靈光一閃,脫口而出:“假傳聖旨!”

“可是一經查出,便是死路一條,飲鴆止渴,得不償失。”錢煒又說道。“除非,這事他不怕被查出來。”

山高皇帝遠,他找了趙譽都觸及不到的地方,豈不是萬無一失了。

“非也。”一直沉默了大理寺少卿莫玟說道。“我們的方向錯了。一開始竊賊留下了一份書信,成功盜走了玉璽,並且三日後歸還。這竊賊的目的便達到了。而這一次,盜賊是趁著上元佳節動手,說明他是有備而來的。”

“莫少卿這意思是不是同一人作案?”林昆說道。

“極有可能,前者本事高,三千禦林軍都抓不到他,而後者本事平平,趁著宮裏疏於防備之時下手。”莫玟捋著下巴,他敏銳察覺其中有一絲的不對勁,可是它如海水中的遊魚,抓不住。

時間緊迫,還剩十日不到了,案件依舊沒有任何進展。外頭有飄起了小雪,眾人愁眉不展,內心焦躁,漫天的雪花都無法屏息。

莫玟揣著手,朝外走去。

林昆問道:“莫少卿莫不是發現了什麼線索。”

莫玟停步轉身,雪花落在青絲上,“線索沒有,隻不過去請陛下寬限些時日罷了。”

禦書房內溫暖如春,趙譽喝了口降燥滋潤的百寶茶,莫玟繃緊了身子,在焦慮之中等待趙譽的回複。

趙譽放下茶杯,“大半個月了也無半分進展。”

莫玟聽出了趙譽話裏的責備之意,低頭道:“微臣食君之祿,卻不能為陛下分憂,有負皇上的期望。”

“罷了,現在不是擔責的時候。”趙譽沉思片刻,“這樣吧,我讓你一個人協助你。”

莫玟猛然抬起頭,趙譽提筆急書,繼而將一封信和聖旨交給身旁的衛宜。“交給他,讓他即刻啟程。”

趙譽並未明說是誰,衛宜已領悟了聖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