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流言(1 / 2)

梁鳶緩緩地道:“當年服侍父親的人,有兩個人活了下來。一個是父親的奶娘,張嬤嬤。另一個是父親的貼身小廝。他們雖然從家中消失,可並未在那場時疫當中喪命。或許是父親悄悄處決了他們,或許是放過了他們呢?秋氏雖然進門晚,可也正是如此,父親對她不會有太多的防備。她在京城經營這麼多年,京城的仆役丫鬟也多是桐城帶來的。或許被她查出來了呢?她能夠將時機掐得這麼好,這麼準,讓父親和祖母同時亂了手腳。您相信她會不知情嗎?”

這話倒是不錯,秋氏不像是不知情的。雲婆婆看向梁鳶:“姑娘這是要順水推舟?”

梁鳶道:“這件事雖然讓祖母暫緩了查看母親的嫁妝單子,但畢竟不是長久之計。秋氏必然還有後手,且看她知曉多少事吧,”

比起那些嫁妝,母親的死因才是最為緊要的。

不知道是由於失火,還是梁老太太身體不適,整個梁家也都壓抑著。

一整天梁老太太都沒有叫梁鳶過去,看來是沒有心情過問雲氏嫁妝的事情了。

雲婆婆和瑞雪都知道秋氏的動作。想要讓自己徹底安全,隻有讓梁鳶徹底被梁老太太和梁昌厭棄。那時候誰還會管雲氏的嫁妝在誰手上?所以秋氏肯定有後招。且她明顯知道梁鳶不知道後某些事情,利用這些事來攻擊梁鳶。

但是梁鳶卻好像已點也不著急擔心,依舊和平日一樣,上午練字,下午和瑞雪一起繼續製作養顏膏和珍珠膏。

雲婆婆本來有一肚子的擔心,但見梁鳶如此鎮靜,自己也慢慢平複下來心情。

反正誰敢傷害姑娘,她絕不會旁觀,大不了就將姑娘帶走。天大地大,總比待在梁府裏強。

晚間梁鳶照例讓夏晴煮了蔬菜牛肉粥端去壽安堂。

梁老太太是廣明府人,最喜食鹹粥。之前的廚子年紀大沒有跟著來京城,在京城請的廣明府廚子總不合梁老太太心意。梁鳶便和夏晴一起研究起鹹粥來,味道出奇的好。

每日晚上,都要做一道鹹粥給梁老太太送去。

梁老太太臉色不好,梁鳶便什麼也沒說,服侍著她吃完晚飯就退下了。看著梁鳶離開的背影,梁老太太的目光當中閃現過一抹複雜,腦海中雲氏決絕的神情和梁鳶小時候活潑可愛的身影不斷浮現交織,最後沉沉地歎一口氣。

一連幾日,府中的氣氛都詭異難言。

更有流言悄然滋長。

外書房裏,鬧鬼。

不止一人怎麼說,還有鼻子有眼的。梁昌發了大火,將幾個嚼舌根的小廝打一頓趕出梁家。

但事情卻似不受控製似的。

有一個守夜的婆子聽到有人在唱歌,是一首京城附近民謠。而雲氏,祖居京城。

還有個小廝在書樓外看到一個人影在看書,等他走至書房之後發現地上掉落著一本《廣明府遊記》。

壓垮梁昌最後殘存理智的一幕,卻是他自己聽到的。那夜他辦公回來的晚了,在路過假山之時,聽到了有人在喊:“梁昌,你對得起我!”

那聲音……那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