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8章 新戰爭新打法(2 / 3)

終於得到NPC兵力之後,我立刻馬不停蹄將這近三個健曠部的兵力調向靈山佛國。因為現在要向其他任何戰場調兵都來不及了,隻有向靈山佛國調兵,可以在戰爭開始的時候就趕到戰場,看戰場形勢的變化進行部署。

接下來的戰爭照例是西區的自在佛國叛亂。婆羅門陣營照例是從海上和陸上兩路進攻,海上一個遊曠部,陸上一個遊曠部。自在佛國的守軍為一個牙曠部。而婆羅門大軍中最恐怖的力量,是一個曹曠部的婆羅門兵和一個健曠部的吠陀兵。一旦開始攻城,自在佛國一個牙曠部的兵力雖然人多,卻也難以抵擋。畢竟婆羅門兵和吠陀兵分別為5級和10級兵種,就算萬招一的兵種,也很難與其抗衡。

我在補充孔雀佛國的同時,也曾經在自在佛國補充了10倍的領土單位,現在的私屬兵力在三個遊曠部。由於現在諸侯劇本的玩家平均等級達到450級,我的私屬兵力已經達到900級,NPC兵力為1150級,雙方的等級差不到1.3,實力差不到1.7,我的兵種優勢已經可以顯現了。信徒兵和聖徒兵搞定刹帝利兵和婆羅門兵完全不成問題,萬招一的敢死隊對上同樣萬招一的吠陀兵更加不在話下。另外我還有三個所的鑽石阿修羅,三個彪的水晶阿修羅,三個部的靈級阿修羅,三個曲的地級阿修羅,三個隊的仙級阿修羅,三個伍的神級阿修羅,三個聖級阿修羅。

更加重要的是,我以三個遊曠部的兵力對婆羅門大軍一個遊曠部,在兵力上也占絕對優勢。如果能夠把一個遊曠部的水軍引上岸的話,就更加棒了。

不過婆羅門陣營顯然是打定主意要派一半兵力封鎖海上,於是我的勾引戰略也就這樣泡湯了。那也沒有辦法,先打了岸上再說,反正岸上已經有50%兵力了,好歹能夠拿到一個郡城。到時候再用魔晶炮船去轟掉對方的水師,我就又可以收獲大量NPC兵力了。

兩個戰略都先後得到實施,因為是各個擊破,我軍傷亡很小。尤其是陸戰,以一個曹曠部信徒兵的代價全殲對方一個遊曠部兵力。聖徒兵和敢死隊沒有傷亡。海戰的損失稍大,我軍雖然人數占優,實力也強,但還是損失了兩個曹曠部的兵力才把對方一個遊曠部的水師全殲。共計我軍損失三個曹曠部。而戰後除得到一個七級州城“逍遙城”的獎勵之外,就隻有一個曹曠部的刹帝利兵,一個健曠部的婆羅門兵和一個普曠部的吠陀兵的獎勵。不過得到的NPC雖然等級實力高出不到70%,卻是可以分別轉化為橙色、白銀、白金阿修羅的。雖然這三個兵種都比不上敢死隊,但跟聖徒兵相比又強多了,而且人數上也遠遠超過私屬兵力中同實力等級的兵種。

這部兵力照樣被我派往靈山佛國。如果孔雀佛國的大軍扛不住第一輪,這批兵力就是替補。

接下來就是琉璃佛國叛亂了。這次婆羅門陣營糾集了一個曹曠部的吠陀兵,一個遊曠部的婆羅門兵和一個牙曠部的吠陀兵,進擊琉璃佛國。其中,水師為兩個遊曠部。而我在百忙之中,也花了五個遊戲日的時間在琉璃佛國建立領地和領土,現在積聚了三個牙曠部的私屬兵力。這也就注定了琉璃佛國跟自在佛國那邊一樣,婆羅門陣營將是相同的結局。在相同的戰術和相同的戰果下,我軍以三個遊曠部的損失全殲對方所有兵力。戰後我照例獲得一個七級州城“旃檀城”,外加兩個曹曠部的刹帝利兵、兩個健曠部的婆羅門兵和兩個普曠部的吠陀兵,全部轉化為橙色、白銀、白金阿修羅,派往靈山佛國戰場去了。這部分兵力是打算在前兩輪援軍頂不住的時候,做最後的戰鬥。

事實上,由於我對婆羅門陣營知根知底,戰前就進行了充分的布置,即使沒有三路援軍,我也照樣能夠全殲婆羅門大軍。我在靈山佛國早已花了25個遊戲日的時間,積累了三個參曠部的兵力,而婆羅門大軍進攻的兵力則是一個遊曠部的吠陀兵+一個牙曠部的婆羅門兵+一個參曠部的刹帝利兵+一個裨曠部的吠舍兵+一個偏曠部的首陀羅兵。靈山佛國的守城兵力隻有一個參曠部。婆羅門大軍氣勢洶洶,如果沒有外力介入,靈山佛國的淪陷隻是時間問題。

但我三個參曠部的信徒兵+六個遊曠部的聖徒兵+三個曹曠部的敢死隊+鑽石以上阿修羅若幹,卻已經足以跟婆羅門大軍抗衡了。因為吠舍兵和首陀羅兵根本不破我軍的防,對方的主力隻是刹帝利兵、婆羅門兵和吠陀兵。而其中,每一個等級的兵種我軍都占據實力和兵力優勢。更加重要的是,孔雀佛國和自在佛國一共一個普曠部的白金阿修羅、七個普曠部的白銀阿修羅和七個健曠部的橙色阿修羅已經趕到了。這進一步加強了我的高端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