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山佛國隻有陸戰,所以我毫不客氣,以一個參曠部的兵力圍著對方一個偏曠部的兵力打。聖徒兵和信徒兵專打吠舍兵和首陀羅兵,其他兵力專打高端兵種。這種以少圍多的打法在我選擇了特殊的地形之後,就變成了一場殲滅戰。
天竺的戰爭結束,我再次拿到了我想要的孔雀佛國,外加兩個健曠部的吠陀兵+兩個曹曠部的婆羅門兵+兩個遊曠部的刹帝利兵+兩個牙曠部的吠舍兵+兩個參曠部的首陀羅兵。經過兵種轉化之後,在NPC兵力上照樣成為天竺第一。
而在天竺戰場的得意,也就意味著將我的戰爭資源全部投放在天竺了。所以在其他戰區,我就沒有那麼多戰爭資源了。由於所有戰區同時開戰,所以在孔雀佛國戰爭結束之前,我根本沒有阿修羅兵種,隻能依靠老兵種打天下。而即使有了阿修羅兵種之後,即使阿修羅兵也不能代替我目前的信徒兵和聖徒兵,高端兵種中敢死隊同樣不可取代,於是在其他戰區,我依舊主要依靠這三個兵種打天下,除非得到NPC降兵或者獎勵兵力。由於所有戰區這都是第一戰,也沒有其他戰區的兵力可以調來支援,也就是上一次波斯戰區的佛國革命也不可複製了。但有一點還是最重要的,那就是等級的變化,由於NPC兵力的原始實力不超過我軍的70%,在加上兵種加成之後,我的私屬兵力已經可以占優甚至完勝NPC兵力了。再加上鑽石以上的阿修羅高端兵力,雖然人少,但理論上是可以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
波斯的佛國革命也就在這個形勢下開戰了。第一場戰爭依舊是波斯灣起義。而這一次,依舊被娥娥在選拔賽中拔了頭籌。由於娥娥的強勢,甚至在人選上麵,拜月教的名額也多出了兩京劇本,新拜月教的人選則相應下降了。但選拔賽後,陣營已經組成,娥娥還是對本陣營一視同仁,跟所有玩家首領一樣。海戰中,攝於娥娥的威名,雖然論壇上雜七雜八對海戰陣勢的論述已經出爐,但大流士還是選擇了理智地回避。而在陸戰中,大流士也不願意帶著伊朗玩家爭區區兩千個根據地,未來還有大把利益需要爭取,不在乎此刻的得失。最好是將自己的敵人都扔給張好古這個暴發戶去解決,自己就可以順勢獲取利益了。於是陸戰也是帝國陣營認輸。
於是就到了關鍵的NPC戰爭了。我在波斯灣隻有一個曹曠部的兵力,因為這裏是火油的最大生產地,神將兵稍稍要多一些,達到一個路部。而就是這一個路部的神將兵,決定了帝國軍最終隻能在海上稱雄,在陸上根本不堪一擊。更加重要的是,帝國有著堅固的後方,暫時也沒有海上敵人,所以不像叛亂的婆羅門那樣需要警戒海上,輕易就被騙到了岸上。而我的策略就是,用我一個曹曠部的兵力,先解決上岸的帝國軍,然後再回頭收拾對方的陸軍。
一個路部的神將兵,成為包圍敵軍的先鋒,敢死隊緊跟在後,然後才是重重疊疊的信徒兵和聖徒兵。同樣是因為地勢選擇較好的原因,依靠著我軍高端兵力的強猛攻擊,帝國軍迅速崩潰。其中四個曹曠部的佛徒和一個曹曠部的搖擺者首先歸降,將對方又打入了以少打多的境地。然後陸續又是一個曹曠部的兵力歸降,在最終剿滅一個曹曠部的兵力之後,其他三個曹曠部投降。戰爭尚未結束,我軍就已經擴大到七個曹曠部,還繳獲了兩個遊曠部的魔晶炮船。
接下來我迅速布置,將七個曹曠部的兵力改造兵種之後,派往指定位置對帝國軍陸軍進行合圍。帝國軍陸軍沒有來得及反應,跟水軍一樣,麵對我軍優勢的NPC兵種一對二的戰力,更加快地陷入了混亂。7個曹曠部的佛徒和兩個曹曠部的搖擺者首先歸降,然後陸續兩個曹曠部歸降,剿滅一個曹曠部後,餘下三個曹曠部投降。
戰爭結束。我再次殺敵100%。娥娥雖然成為波斯灣佛國的國主,但她麾下最富庶的一個七級州則成為我的領地。同時,我還得到了一共18個曹曠部的降兵,外加兩個曹曠部+兩個健曠部的兵力獎勵,共計四個遊曠部還多的NPC兵力。此外,我還有六個曹曠部的投降兵力,一般情況下,這些投降兵力經過改造之後會逐漸消化入我方兵力,好歹也有一個遊曠部的兵力。也就是說,我軍兵力即將達到一個牙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