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1章 使徒的眼淚(2 / 3)

好望角戰爭,首先自然還是玩家戰。現在全世界玩家對我都已經聞風喪膽,所以無論海戰還是陸戰,照例隻是走走過場。而NPC戰爭中,我手下照例擁有一個健曠部的使徒兵。但這個健曠部的使徒兵暫時不能使用我的兵種,依舊隻是上土階藍色五級兵種,攻防血66其他6。我們所要麵臨的NPC兵力,則為整個好望角酋長國的一個遊曠部兵力。其中,海上有兩個曹曠部的戰船,陸上有三個曹曠部的陸軍。玩家戰力方麵,我的兵力依舊是一個曹曠部,其他玩家的兵力可以忽略不計。不過我的一個曹曠部兵力,全部都是信徒兵和兩個普曠部的聖徒兵。這些兵力在綜合實力方麵,一個曹曠部的信徒兵比一個健曠部的使徒兵還稍強,兩個健曠部的聖徒兵則是使徒兵所不能破防的。至於好望角酋長國的大軍,就更是全部不在話下了,陸戰我軍可以完勝。而在海戰方麵,我軍人數太少,並不占優。

所以我的戰略是,對陸上的三個曹曠部先取守勢,將兩個曹曠部的水師引誘上岸之後,再發動總攻擊,一舉全殲。戰略實行得很順利,好望角酋長國的一個牙曠部的兵力,就這樣被全殲了。不過遺憾的是,戰場歸降的隻有一個健曠部的兵力,此外就隻有一個健帥部的陣亡降兵了。好望角戰爭取得勝利,好望角使徒國建立,毛利使徒照例任命我為國主和使徒軍大將軍。但現在的使徒軍實在可憐,NPC兵力隻有兩個健曠部,剩下都是玩家兵力。

戰爭打破了好望國的力量平衡。原本分崩離析的99個酋長國,一下子聯合起來,合力對付新生的使徒國。說老實話,我也對使徒國是不是需要在好望國存在而心存疑問。不過此時此刻,我發現使徒國的存在還是有價值的。因為使徒國的存在,讓其他99個酋長國,停止了長期的戰爭,從此有了共同的敵人,這實際上減少了好望國死於戰亂的人數。別看一場戰爭好望角酋長國就陣亡了一個牙曠部的兵力,實際上在曆次戰爭中,傷亡最多的還是平民,而平民的數量遠遠大於軍隊的數量。基本上一場戰爭下來,一個參曠部的平民消失不見是經常的事情。而就在好望角戰爭期間,各個酋長國一共發動了15場戰爭,總計平民傷亡達到一個偏曠部。這基本上已經相當於整個好望國常備軍的數量。所以不把好望國的所有軍閥打倒,平民將沒有安寧的日子。使徒是幹什麼吃的,跟我沒有關係,但平民的幸福跟我卻有關係。這場仗我必須打。

另外,跟所有帝國主義國家一樣,打這一仗我也存在私心。因為賈詡給我的礦產圖說的很清楚,在好望國,擁有豐富的礦產,其中黃金和鑽石的儲量最為豐富,銅礦的儲量也不差。另外,還有火油。而且更加重要的是,好望國還出產一種在目前尚不能派上用場的礦產,經絡礦。而且這裏經絡礦包含全部奇經八脈的礦產,除了大漢之外,隻有這裏在這方麵礦產最為豐富。所以說,戰爭就是資源的爭奪,在遊戲裏,這一點表現尤為突出。

接下裏的戰爭劇情,為“一保好望角”。好望國的99個酋長國,將派出一個牙曠部的兵力,對好望角使徒國進行攻擊。而在這期間,我在好望角使徒國也不過征兵一個健曠部。這還是因為這個健曠部的人長期恨透了戰爭,現在知道我們是來結束戰爭的,所以願意出來打仗。而接下來要讓民眾信任我們,還要的是時候,必須在社會改革的推動下,讓民眾意識到好處再說。

但目前我這三個健曠部的NPC兵力,卻已經可以跟對方一個牙曠部抗衡了。畢竟NPC兵力本身等級高,在我的兵種加成之下,實力尤為突出,放到哪裏都可以以一敵百。

首先還是玩家戰,自然還是同樣的結果。接下來是NPC戰。這一次各個酋長國學乖了,並不輕易將水師派上岸,隻用陸軍攻擊。而對於打陸軍,我自然又是手到擒來。而且這一次跟上次不同,有了上次的勝利積累,這一次歸降的敵軍更多。歸降人數已經從上次一個遊曠部投降一個健曠部,上升到一個牙曠部投降六個健曠部。盡管增長得很微弱,但也可以見出人心出現了微小的波動。但我知道,現在的人心波動,還不是決定性的,畢竟這是以戰爭之威而出現的波動,並不是人心向背。

但就算如此,我的NPC總兵力也增加到九個健曠部,接近兩個曹帥部。好望角使徒國的兵力更有底氣了。而且隨著一係列新政的實行,加上兩次大勝以弱勝強的經典意義,再加上有了國家政權之後,毛利使徒趁機派出大批信徒合法布道,好望角使徒國的民心已經開始產生變化了。第二個遊戲日,我軍就新增兩個健曠部,好望角使徒國的總兵力也因此增加到兩個曹曠部外加一個健曠部。如果加上玩家兵力,就是三個曹曠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