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好望國各酋長國聯軍的魔晶炮船還在海上遊弋,所以戰爭並沒有結束。對於魔晶炮船的封鎖,我暫時隻能感到無奈。海上作戰,還是絕對的兵力更為重要。當然,我手下一個軍的神將兵完全可以搞定對方的水師,但目前最重要是引蛇出洞,不把99個酋長國的兵力調出來,我就不會有好的機會。現在當然要繼續吊著對方的胃口,否則把對方嚇跑了怎麼辦。
而我的吊胃口戰略也見出了成效。一個牙曠部的兵力失敗之後,各個酋長國繼續調集重兵,這次是一個參曠部的兵力。由於酋長國的魔晶炮船還在海上,所以戰爭尚未結束,原本“二保好望角”的戰爭,也隻好跟一保合並了。二保好望角的戰爭,各個酋長國的一個參曠部的兵力,依舊按照兩個牙曠部在海上,三個牙曠部陸路進攻的方式發動攻擊。但三個遊曠部的兵力換成三個牙曠部,照樣不是我的對手,三個曹曠部的兵力一出,各自以5%的兵力反而將對方包圍。在絕對的實力麵前,再多的兵力也沒有用,再加上當前的地形不適合作戰,潰敗之中,這一次戰場歸降的人數更多,達到了兩個遊曠部。其餘兵力,除一個牙曠部投降之外,全軍覆沒。當然,海上的兩個牙曠部依舊安然無恙。
於是戰爭還是沒有結束,原本“三保好望角”的戰爭也合並進來。各個酋長國再次派出一個裨曠部的兵力,依舊以兩個參曠部在海上,三個參曠部陸路進攻。而這時候三場大捷的戰爭,極大地鼓舞了好望角使徒國民眾的士氣,毛利使徒的傳道和使徒國的新政也更加得人心,兵力暴漲一個曹曠部。而這一次各個酋長國大量調兵,耗費的時間更多,整整折騰了兩個遊戲日才將兵力全部開到。於是我又在第二個遊戲日得到兩個曹曠部的兵力。也就是說,等到敵軍趕到的時候,我軍已經整整擴充到三個遊曠部的兵力。雙方的兵力對比跟二保好望角的時候一樣。
既然這樣,那麼還是老戰略。以少量兵力包圍敵軍多數兵力。當然,操作起來要麻煩一些,畢竟此前兩次使用這種戰略,將好望角使徒國可以利用的地形差不多都利用了。敵軍雖然兩次全軍覆沒,但水師還在,總的作戰方略是一開始就在水陸兩路進行了通報的。陸軍為什麼會失敗,水師是知道得清清楚楚。結果對方研究了兩次戰爭後,發現了驚人的相似之處。於是對方也進行了針對性的應對,那就是盡量分散兵力,不讓我軍一鍋燴。
而對於對方這種兵力的布局,我很快也研究出了對策。畢竟好望國的99個酋長國跟阿特蘭蒂斯帝國軍不同。阿特蘭蒂斯的帝國軍可以組成嚴密的防線,酋長國分散兵力後就各自為戰了。而即使阿特蘭蒂斯帝國軍這樣的軍隊組成的防線也有漏洞,更何況酋長國組成的防線。對方這種分散兵力的布局,不過是讓我軍形成更加多的小包圍圈而已。一旦穿插兵力到位,酋長國兵力就插翅難飛。而且我還可以以小部分兵力進行包圍,然後集中優勢兵力一個個殲滅。當然,目前的情況下,直接分兵包圍就可以了。
黑夜中,我軍沿著敵軍的結合部,按照事先布置的方案,迅速穿插進敵軍的內部,將各個孤立之敵分別包圍。不得不說,對方這種方案,如果相互之間聯絡得力的話,還是很有戰鬥力的。一個裨曠部的兵力,整整分成了一萬個小塊,無論我軍攻向哪一個小塊,都會受到敵軍優勢兵力的圍攻。當然,就算對方進行圍攻我軍也不怕,到時候一定還是我軍追著敵軍打。但那樣一來,敵軍就可以舒服地逃跑了,達不到消滅對方有生力量的目的。所以最終我還是選擇了圍攻。
天亮之後,酋長國聯軍驀然醒來,忽然發現所有的兵力都被我軍包圍了。而且一萬個小塊都被包圍得嚴嚴實實,相互之間不能互通信息。我軍也不發動進攻,就那麼以包圍的陣型麵對對方。各個主將開始將一開始我就準備好的標準招降語反複講,講一次換一個人,以便於休息喉嚨,節約草珊瑚含片。內容無非就是連年戰亂,生靈塗炭,民眾流離失所。而各部落的將領都是本部落的英雄,何忍看到如此慘局。我軍的目的是為了消除整個好望國的戰亂,今後誰再無故興兵我就打誰,從現在開始,整個好望國隻能有使徒國的兵力,其他兵力都應該消滅,這樣才有利於保護民眾。講著講著效果也就出來了。整整一個裨曠部,戰爭中竟然有兩個參曠部歸降,另外兩個參曠部投降,還有一個參曠部戰死。這一戰的效果,已經差不多跟得上波斯帝國的戰爭了,這讓我明白,好望國的軍隊也不是鐵板一塊。尤其在這種酋長國很多的情況下,各個酋長國將領的態度還是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