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焉被捉,益州軍士氣低落,再加上主力在外,兩個遊戲日之後,整個益州平定。而江夏的水軍則在一個遊戲日之後率軍歸降。曹操以雷霆手段殺掉叛亂的三劉,荊州和益州立刻歸附,不再作亂。關羽張飛被曹操釋放後,心灰意冷,泛舟湖上,從此過上了富翁的日子。文聘、魏延、嚴顏、李嚴等人聽說劉表和劉焉被殺,被我招降。諸葛亮回家隱居去了。
孫策和士燮有感此變,紛紛上表歸附,承認大魏。曹操終於完成了統一。而接下來,自然又是歐亞、美洲、非洲三個大戰區的選拔賽了。諸侯劇本開始,三大戰區的選拔賽,也就是羅馬帝國和阿特蘭蒂斯帝國的“使徒革命”,好望國的“使徒的眼淚”將同時舉行。
選拔賽照例還要的是時間。在此之前,怒鞭劇本和兩京劇本的選拔賽已經結束了。怒鞭劇本基本跟龍遊劇本一樣,一路橫掃,就連方式也大同小異。
而在兩京劇本中,三個大戰區同時爆發了九場戰爭。其中,我參加的陣營爆發了三場戰爭,我的領土則爆發了六場戰爭。在我的陣營爆發的三場戰爭中,分別為“北歐海盜來襲”“加勒比海盜來襲”“使徒的眼淚”。
“北歐海盜來襲”爆發在羅馬戰區。由於北歐戰場失敗,北歐海盜被迫向日耳曼帝國和羅馬使徒國轉移。而在羅馬戰區,北歐海盜的首選進攻方向是凱爾特州。凱爾特州包括現實中的英國和愛爾蘭。選拔賽開始之後,我這個大將軍就暫時失去了向凱爾特州調兵的權利,所以在凱爾特州隻有一個牙曠部的兵力。而北歐海盜卻是一個參曠部大舉來犯。
玩家戰的海戰在現實中英吉利海峽的位置爆發。這又是一個複雜地形,而且有我參加,對方隻是光棍上陣,象征性巡遊一圈撤退了。陸戰中也是讓出2500個根據地作數。
而第一場NPC戰爭,照例是使徒國大軍攻打海盜陣營玩家領土。使徒國出動全部一個牙曠部的兵力,而對方擁有一個健曠部的百招一五級兵種。隻不過如今羅馬使徒國的兵力已經全部被我換成了信徒兵和聖徒兵,大軍合圍之後,直接摧枯拉朽,一戰而勝。由於非陣營的玩家沒能獲得玩家領地獎勵,所以最終我獲得了海盜玩家最好的一座漁城,外加玩家領地若幹。兵力方麵,招降到一個普曠部的海盜兵,所得不多。陣營玩家沒有殺敵獎勵,非常不爽。
接下來第二戰,就是海盜軍一擁而上了。玩家戰照舊。NPC戰中,海盜軍登陸之後,進入我軍埋伏圈,被全部包圍。結果在邊打邊拉的情況下,海盜軍一個參曠部除一個普曠部被消滅之外,全部投降。其實這很好理解,海盜軍背井離鄉,現在本來就是想要找一個立腳之地,獲取利益,在生命受到威脅的時候,又能得到妥善安置,不降才怪。
“北歐海盜來襲”劇情結束,我軍大勝之後,獲得一個參曠部的兵力和魔晶炮船,大賺一筆。
而“加勒比海盜來襲”簡直就是“北歐海盜來襲”的翻版,戰爭過程幾乎一樣。阿特蘭蒂斯使徒國的發祥地佛州受到海盜攻擊,最終也是收獲一個參曠部的海盜軍圓滿結局。
“使徒的眼淚”劇情戰爭,爆發在好望國。好望國跟天竺一樣,隻是一個地理概念,下轄100個酋長國。而跟天竺不同的是,好望國這100個酋長國並不像天竺100個佛國那樣擁有相同的信仰,各個酋長國內部比較團結,而酋長國之間則沒有團結可言,隻有利益連接。在這種情況之下,各個酋長國隻歡迎商人,而不歡迎軍隊和傳教的人。這不僅是各個酋長的想法,也包括各個酋長國民眾的想法。所以毛利使徒在很早的時候進入這裏,卻步履維艱,不能找到信徒。當然,任何團結的人類中間,總有那麼幾個異類,要麼是內奸,要麼是思考者,最終毛利使徒還是找到了數量可憐的一些信徒。看到劇情介紹,我就直接鬱悶了。原以為使徒在非洲也是跟其他地方一樣呼風喚雨,卻沒有想到這裏的使徒革命,根本就是在錯誤的時間錯誤的地點所爆發的錯誤的戰爭。所以接下來也必須悠著來了。
第一場戰爭,照例是NPC攻擊玩家。既然使徒陣營試圖在好望國站穩腳跟,肯定會成為各個酋長國的眼中釘肉中刺。而加入使徒陣營的玩家,又成為首當其衝的攻擊對象。由於這是非洲大戰區爆發的第一場戰爭,所以也沒有在野玩家。所以第一場戰爭的玩家首領和NPC首領,自然就都落到了我的肩上。
戰爭爆發地為好望角酋長國,之所以爆發在這裏,原因很簡單,這裏本就是戰略要地,在南半球,隻有合恩角擁有跟此處相等的戰略地位,畢竟蘇伊士和巴拿馬都還是地峽,任何船隻,包括戰船和商船,都必須繞道這兩個地方才能到達另外一個大洋。就以紅海的戰船為例,如果要開到地中海,這裏是必經之路。這也是羅馬使徒國的尷尬之處,必須同時維持三個強大的艦隊,才能同時保證使徒國的安全。因為地中海艦隊到凱爾特州,雖然沒有到紅海和波斯灣那麼遙遠,但也同樣路程不短。這也是我在凱爾特州為什麼不得不放棄海戰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