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這紅芒紫氣確實有一股勾魂奪魄的攝心力。意誌薄弱者,稍不心神歸位,便被那紅芒紫氣勾去。
斷去一指,對胖老二這使錘粗漢,也無傷大雅。補心意露膏從無方屍鬼之上萃取,輔以秘術煉製,修補傷口極是奇妙。
雖說首領這盒補心意露膏沒有從紅光社斥巨資購入,而是從暗門黑道,托關係買入,但也價格不菲。要不是任務即在當下,首領也不舍得取出用上分毫。
“這稀膏大是神奇,剛一抹上,血不流,肉不痛,眨眼便結痂愈合了。”老二大感意外,取下捉風錘使上一使,除了幾分空落,也傷及不到根本。
出了老二這岔子,四人更是小心翼翼,謹小慎微,跟在首領大哥之後沿破落山石蜿蜒而下。
水戰洞府在寸芒山東北角山腰上,洞前有一大平台,一條曲折的羊腸山道連接山下和水戰洞府。
四人肯定不敢在山道上大搖大擺地行走。四人找準水戰洞府,距離洞府四五丈便在一塊背凹石後潛了下來。
相傳水戰洞府也有一番來曆。三萬年前,古搬山族因獲罪於天,被元勝國君主流放。而流放途中,元勝國君覺察天意動怒,便改流放為斬頭祭天,息神怒意。
古搬山族聽聞朝中風聲,加緊時間逃竄。元勝國君召出最精銳親衛隊——風雷動追殺。
風雷動借神靈道,從中天追殺,在古暗沼追至古搬山族隻有短短二十裏。
區區二十裏,風雷動轉瞬能至,古搬山族危急萬分。
風雷動作為元勝國國君親兵,戰力精悍,凶辣狠毒,個個萬裏挑一,且背景清正,隻服從元勝國國君意誌。
而古搬山族,源遠流長,根基深遠,身負搬山移海的古秘奇術。不過,戰鬥殺人,奪取性命的本領相比風雷動實在不值一提。與之對抗,無異於以卵擊石。
眼見追兵將至,滅族之禍將臨。古搬山族中站出一個十六歲少年——山士奇。出生搬山族內,對於無天賦傳承搬山秘術的後人,族內族長,長老會將其邊緣化,化出古族核心之列,山士奇便是其中之一。
山士奇沒有傳承搬山秘術的天賦,但他的戰鬥意誌卻與生俱來,極盡高妙,更是貼合鬥鬼神之血。
山士奇無師自通,融合天外召來的鬥鬼神之血,成就無上神通。不過,這種天生鬥性在古搬山族中自古被視為異類,再高再強也不會為族類所融。相反,過高過強反而引起族中高層的忌憚。
而這時,山士奇被族中長老推舉而出。少年心性,一腔熱血,挺身而出。
山士奇為首,帶領古搬山族族內精英八十抵抗風雷動。
八十古搬山族在古暗沼製造地火核亂,生出八百巨嶺阻擋風雷動的追擊。現今寸芒山及其六座副山便是八百巨嶺之一。
而山士奇則製霸天中,阻擋風雷動雲中分兵追殺,與風雷動大將對峙。
大戰三日,山士奇以肉身開辟封穴,將風雷動封存八百年。八百年歲月,風雷動自然全部化為枯骨。而山士奇肉身所化封穴,相傳就是水戰洞。
隨著八百年後封解。山士奇所化封穴便逐漸成修道者修煉的風水寶地——水戰洞。
近百年,紛爭不斷,宗門凶殺,徹底汙染了水戰洞。正道宗門,隱世高人避之不及,誰敢占據其中修行。
不過,對以異端邪說蠱惑人心的邪門歪道來說,不失為一處風水寶穴。
先前水戰洞還立了幾個小邪宗,小歪門。隻不過寸芒山方圓百裏盛產正道宗門,對小邪門,小歪道,競相鏟除之。
而鬼怪教這種龐然大物,正道宗門也識趣,莫說鏟除,摸都不敢摸一下。
鬼怪教邪端異說傳播諸國,迫於諸國輿論壓力,止中縣官府不得不發出懸賞訃告,千金換頭。
鬼使神差,正道宗門不敢接手的千金懸賞落到十把刀手裏。
十把刀自負盛名,其實小得可憐。鼎盛之時才在一眾小組織中顯得頭臉,而現在,幾乎屁都不是。
如此孱弱的十把刀,也不知首領到底有多大的勇氣,膽敢去以卵擊石。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與“置之死地而後生”的精神完全不同。
首領簡單地布置了任務。他身體力行,照豐富的經驗,尋好位置,令其他三人埋伏。
阿信身小體短,遇敵無任何反擊之力,又有一背骨灰罐子。首領因才置地,指了個離洞府七八丈的隱蔽處藏著,聽令行事。
阿信怕死,聽話得很,跟條狗一樣趴伏著,眼觀四麵,耳聽八方,謹小慎微,不敢絲毫大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