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到倪誌峰的電話時,龍欣的小車正在通往省城的高速公路上。
畢竟是團委出身的幹部,對網絡論壇這種新生力量影響力的敏感度遠遠高過他的同僚。縣委書記才說了幾句,龍縣長就知道此事非同小可。凝思片刻,他果斷指示司機小範立刻回炎陽。似乎早已習慣龍欣隨意的作派,小範沒有半點猶豫,便將車開出最近的出口,旋及掉轉車頭駛上相反的方向。同去的政府辦主任鞏衛和瞧見縣長嚴峻的神情,隻得把想說的話生生咽回肚子。
其實,龍欣去省城見客商,正是胡嬈的安排。當天,確實有位香港財團的董事長來到省城,而且真心實意打算投資。隻不過,他原本就是夏鹿鳴的一位生意上的朋友,被特邀過來所商談內容,則是入股德凱集團炎陽項目的事宜。在胡嬈的授意下,龍欣將計就計,以此作為借口缺席常委會。
龍欣與德凱集團的關係,曾令杜子浩深為不解,甚至連倪誌峰和陸坤都知之甚少。從表麵上來看,似乎隻是介乎於炎陽政府官員與投資商之間的關係。當然,也有不少人猜測德凱集團定然給了龍欣的不少好處,後者才會為前者如此賣力。實際上,這可是大大冤枉了龍縣長。自從德凱集團進入炎陽,龍縣長請的客倒是不少,但沒有從中拿過半毛錢好處。
長袖善舞地協調政商關係,龍欣在整個炎州市都算得上一把好手,出身於企業當然是一個原因。然而,最豐富的人脈積累卻始自擔任龍欣團市委書記期間,這位深有遠見團委書記在任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不遺餘力地與南部沿海城市的團組織聯係溝通,以此作為橋梁結識了當地一大批企業界人士。擔任縣長幾年時間,經他手落戶炎陽的投資項目就有十多個,投資總額超過六億元。
兩年前,在省裏在沿海某市舉辦的一次商貿洽談會上,龍欣初次接觸德凱集團。通過一位頗有影響力的人物介紹,龍欣結識了夏鹿鳴。他本來就不排斥與企業界人士打交道,況且這位溫文爾雅學識淵博的夏董事長,也讓人有種親切之感。接觸了一段時間之後,龍欣發現夏鹿鳴似乎不僅是一位商人那麼簡單。每次見麵,這位夏董的身邊總有幾位省裏排得上位置的領導子女。雖然,這些人並非象外界傳言的那樣飛揚跋扈,但龍欣總覺得矮了一截似的。不過,龍縣長的心理適應能力還是挺強,短短的時間內便進入到這個圈子,而且相處得很到位,很得體。與此同時,他也漸漸明白,德凱集團為何能在短短幾年時間內成為全省民營企業的龍頭之一。
這個圈子中有一位核心人物,名叫鄭健,模樣不太出眾,為人倒是很謙和。通過夏鹿鳴的介紹,龍欣才知道他便是省委副書記鄭桐的兒子。盡管並不清楚鄭健與德凱集團的關係有多深,但從鄭夏兩人密切的程度來看,龍欣也瞧出個中一些端倪。半年前,夏鹿鳴談起省裏的產業調整政策,德凱集團需要將部分重化項目轉移至縣一級,龍欣毫不遲疑地提出邀請,並承諾相當誘人的優惠條件。其實,他此舉有多重考慮,表麵上可以為炎陽爭取投資項目,暗地裏卻能夠更加深入地滲進夏鹿鳴的交際圈中,更加密切相互的關係,可謂一舉兩得。況且,夏鹿鳴背後還有鄭健這樣一個關鍵人物。
在土地轉讓金一事上,倪誌峰不經意地設置一道門檻,使德凱集團白白追加二千多萬資金。龍欣事後做了不少工作,但他總覺得縣委書記似乎醉翁之意不在酒,並不僅僅就事而論。後來,向夏鹿鳴表明倪誌峰的態度時,這位董事長明顯不悅,隻是口頭上沒有流露。當時,龍欣就有了一個打算,要對抗倪誌峰,德凱集團將是他能借助的一支重要力量。
果然,當龍欣不經意地提出自己的想法,夏鹿鳴雖然隻是微微一笑,擺出一副不置可否的態度,但顯然已經默認了他的建議。此後,所有的事情便交由胡嬈出麵與龍欣協調。杜子浩對幹部調整方案的抵觸,龍欣覺得是一個很好的機會,立刻告訴了胡嬈。這個女人的確不簡單,她不僅認為可以很好地利用,並且表示可以促使杜子浩表現出更加強硬的立場。當天,杜子浩失蹤一事,龍欣雖然沒有得到提前預示,卻明顯感到肯定是胡嬈在背後做的手腳。而他自己,則要暗地裏天衣無縫地配合杜子浩,想辦法拖延倪誌峰,使他無法將班子調整一事提上議事日程,直到省委開始調整市級班子。
令龍欣和胡嬈萬萬沒有想到的是,陸坤也在打著自己的算盤,無意中成為他們不相與謀的同盟者。書記辦公會之後,陸坤就一直在考慮怎樣不讓倪誌峰得逞。按照他一貫的原則,就算殺敵一萬自損三千,也不能讓倪誌峰輕而易舉達到目的。網上那條貼子,始作俑者正是陸坤。原田鄉事故發生的第二天,陸坤便打聽清楚其中的來龍去脈。作為一名老到的政工幹部,從那份急著要定論的事故結論材料中,陸坤很快嗅到一種欲蓋彌彰的氣味,便立刻找來幾名親信之人商議,看如何拿這件事好好做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