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青州計(2 / 3)

這樣做的好處,一方麵是可以避免其他大藩郡坐大,日後威脅到本家一族的利益;另外一方麵,維持這些小的藩郡而不去吞並滅亡他們,也可以將敵兵擋在國門之外,以求日後可以境外決戰,避免了自己的領地受損。

這是非常常見,也是非常高明與毒辣的一種策略。無論是秦遠,還是魏師等人,都對這種策略並不陌生。所以,大家最擔心的倒不是周圍藩郡的直接出兵,反而怕的是拓跋家和李家的人間接幹擾,脅迫。這樣的話,就算拿下了青州,日後也就難有發展了。

“排除了這兩大豪族,那麼真正對青州有著利害關係的隻有平州和虛州。這兩州中,平州擋在了青州入關進荊北各藩的必經之路,與青州更是世仇;虛州藩較弱,依附平州藩久矣,一旦青州藩內亂,平州雖無出兵青州的理由,卻一定會加兵此處,畢竟大義的名分遠遠比不上實際利益來的重要;而平州一旦出兵,則虛州也一定緊跟其後……所以我們很有可能性要麵對平州和虛州的聯軍。”

秦遠說完,看著眼前的二人,卻絲毫沒有看到他們慌亂的神情。

看來魏師和焦邪來之前,就已經做好了全盤的計劃。秦遠所說的情況,不僅僅是推測那麼簡單,一旦眾人拿下青州,麵對平州、虛州聯軍,這是十有**是一定會發生的事,而要破解這樣的困局,恐怕隻有一個方法。

三人相識而笑,不約而同的脫口而出:“守”

之前就說過,這幾年來青州和平州之所以可以相安無事,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平州被東麵毗連的淩州所牽製住了大量的兵力,而另一麵,依附平州藩主的虛州藩,連年收到被北邊的商州藩主時刻打壓,所以始終滕不出手來吞掉青州。

青州動蕩,對於平州和虛州而言,無論怎麼看都是一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所以聯軍一定會來。可聯軍來了,也不代表著青州藩會不戰而降啊!一旦戰事陷入對峙,那麼事情就會變得非常有趣了。既然平州藩和虛州藩知道要趁火打劫,那麼淩州和商州總不會笨蛋到不知道趁虛而入吧。隻要淩州和商州進攻兵力空虛的平州和虛州,那麼這一場荊北各藩的混戰,真正的受益者隻可能有一位,而青州的主人也絕對隻有一個——而那人絕不是最後被迫退兵的平州藩主和虛州藩主,而隻可能是秦遠!

魏師和焦邪靜靜的聽著秦遠的分析,眼裏露出的是一種狂熱。一種找到了寄托的狂熱。根據秦遠軍神後人的身份,他們相信秦遠所說的,祖輩全部躲藏在草原之上逃避追殺。可想不到這位公子進入昌城短短數日,就可以這麼準確的掌握整個荊北,不,應該說掌握了整個秦土的態勢。縱觀全局,著眼天下。當真是略不世出。

秦遠說完,看著魏師默不作聲。今日本來是這老頭子來給他出主意的,可剛剛一直似乎自己在講。作為一個現代人,他當然是無法想象此刻魏師和焦邪心中的那份震驚有多大。戰國七雄,合縱連橫;三國亂世,爾虞我詐。想現代華夏五千年攻伐不斷,可借鑒的戰略文化,又怎是這樣一個諸藩混戰八百年還依然用著戰車的時代可以比擬的。

秦遠麵帶疑惑的看著眼前二人。不錯,此二者皆是這個年代出類拔萃之人,可是在自己麵前,他們還是差上少許,還沒有弄清楚狀況吧。

半響,魏師才回過神來,“公子剛剛所言極是,可是卻說錯一點。”

“什麼事?”秦遠疑惑的問。

“公子之餘荊北,好比秦家之餘青州,可並不是外人謀奪,而是物歸原主罷了。”

魏師笑著說道,“青州藩本身就是秦穆公所取,後歸秦家所有,齊天子因秦家無後,才在自己的子嗣外戚中選人繼承。如今,一旦此刻的青州藩主被殺,而又沒有來得及選擇繼承人的話,那麼我想,由秦穆公的後人來繼承青州藩,那絕對是天經地義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