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情定寒夜(1 / 2)

雪花紛紛揚揚飄落青江,青江源頭的雪山草地開始結冰,來水減少,枯期來臨。

這時候,大灣電站實施圍堰截流,在河床中進行引航渠——船閘及專用魚道工程施工。

這兩項工程都屬水下工程,需搶在枯水期完成,即趕在第二年的汛期來臨之前竣工。水利水電工程施工的特點就是季節性強,水下施工難度大,不可預見因素多。

指揮部工作一如既往的忙碌,因為他們幾人都身兼數職,很少閑暇時間,這對鄭大衛來說未必不是件好事,一切精力都被工作占去了,感情的國擾被拋在了腦後。遲曉琴收回權利後,一切外部事務都由她和鄭小衛去處理、應對,鄭大衛和王秀芬則全身心負責工程技術、施工事務。

王秀芬對鄭大衛明顯地變了,他倆在一起,工作上很投緣,可當兩對眼睛碰到一起,她總是黯然地躲開,徙生一團冰冷的雲。

轉眼間猴年即將過去,為了確保在枯水期完成全部水下工程,施工單位決定春節期間不放假,照常施工,作為業主方,自然也不得休息。

遲曉琴來大灣大半年了,沒回過一趟家,闔家團圓、歡聚一堂的節日臨近,王秀芬、鄭小衛都勸她回家過節。

提起家,遲曉琴就黯然神傷,杭州,一幢空蕩蕩的房子,缺少親情,她覺得自己沒有家,要說回家,那就是回北京父母身邊了。

遲曉琴決定留下,正好父親從北京打來電話,說春節期間他要來大灣,一是來看望女兒,二是關心大灣電站。

王秀芬是大灣人,自然要盡地主之義。臘月二十九,王誌民老兩口就在家殺雞宰羊,請遲曉琴、鄭大衛兄弟倆去他們家吃年飯。

遲曉琴還難得有機會在農村過年,農村的風俗、農村的年才是地道的中國年。

在王秀芬家吃年飯,可真讓遲曉琴大開眼界,桌上的菜肴豐盛極了,雞、鴨、魚,豬、牛、羊,家禽家畜樣樣俱全,滿滿當當一大桌,當然,一頓是吃不完的,要吃上好幾天,這叫年年有餘。她吃得十分開心。

年席上還有一位客人,就是王誌民的妹妹王秀芬的姑姑王誌英,她每年都要來王誌民家團年,遲曉琴與這位從大灣走出去的退休縣政協主席是第一次見麵,彼此印象很好,可有誰知道她們之間有著天大的牽涉。這次邂逅,遲曉琴隻將她當作一位值得尊敬的長輩來對待,王誌英老人也隻把對方看作一個成功的女企業家,就連王秀芬的父親王誌民也隻把遲曉琴當作一個大老板、有錢人、一個好人來款待。誰知她們的前世今生有著特殊的融會,如果不是大灣電站,如果不是此後遲曉琴的父親來訪,她們也許就這樣平淡地邂逅,平淡的止步,一頓年飯過後就過去了。

這個年對王誌民來說可真高興,鄉親們對他消除了誤解,他可以挺直腰杆了,他在大灣人心中又恢複了往日的威望和地位,這個老支書重又受到大灣人的尊敬。年席上,鄭大衛這幾個晚輩頻頻敬他酒,他越喝越興奮,女兒秀芬勸他少喝點,不要喝醉了,他說醉了也高興。

鄭大衛兄弟倆也準備盡地主之義。在王秀芬家吃過晚飯,鄭大衛向遲曉琴、當然還有王秀芬發出邀請,第二天——臘月三十去他們津口的家裏過年。

遲曉琴欣然應允,可是王秀芬卻推說不去。

鄭大衛的臉一下沉下來,“明天是大年三十,施工單位也要放假一天,你有什麼事嘛!”

“我去不去無關緊要,你們把曉琴這位貴客款待好才是重要的!”王秀芬不冷不熱地說。

“你不買我的麵子也罷 ,但你的老師早就盼你去了!”鄭大衛把母親抬出來,他知道她和他的母親師生情誼很深。

祥和的氣氛中又飄出一團冰冷的雲。

遲曉琴見他倆變成了這樣,心情很複雜。一方麵她渴望得到自己心儀的人,另一方麵又擔心傷了彼此的感情,她已為自己的“插足”行為感到內疚。自結成這個團隊以來,大家朝夕相處,團結戰鬥,相互關懷、照顧,特別是對她,把她當作他們的小妹妹一樣寵著、嗬護著,雖然她同鄭大衛發生了不愉快的爭吵,但鄭大衛沒有同她計較,她同他們之間已建立了深厚的感情,親如一家,讓她感到無比溫暖。

“秀芬姐!大家都去吧!我們這個集體,這個團隊,走過了艱辛的一年,在新年來臨之際,應該輕鬆輕鬆,好好享受節日的快樂,無論做什麼,我們一個都不能少!”遲曉琴勸起了王秀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