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回 下 往福建劉鼎辭別 二(1 / 2)

不渝又驚又喜,說道:“劉大哥,你怎麼會……你不是跟了李自成嗎?”不渝忽然想,李自成已是死了,劉鼎肯定是脫逃出來了,心裏也知曉了幾分。

劉鼎看出不渝的意思,說道:“李闖王南下時,我已離了他,返回北京。然後被抓了,又被放入鄭親王府為奴。前些天跟著貝勒濟度到了南京。我逃出來了。”劉鼎說的很清淡,不渝才知道劉鼎還有這一番遭遇。

不渝見劉鼎似乎比昔日要衰頹了些。他的眉宇的英氣被掩蓋住了,見不到。或者隻是黑夜的緣故吧。對於劉鼎,不渝始終是佩服的。他的見解和他的經曆,都是不渝不會的。即使他也會失敗,但他還活著,就會有新的想法,而且去實行。

“怎麼了?覺得我是個小人嗎?跟了李自成,又逃出來。”“沒有。當初你投奔李自成,我是有些失落。但我尊重你的決定。你說了不肯降清,果然沒有食言。”

“你記得蠻清楚。降闖與降清是截然不同的。我這次出來,是決然要抗清的。滿狗的惡行比我能想到的還要無恥和無人性。”

不渝的身體開始抖動。對於滿清,他覺得自己的怒火並不亞於劉鼎。吳易也說道:“揚州屠城,人神共憤。我當時離了揚州去募兵。史大人還盼著我們,可……唉!”吳易說著就要哽咽了。

三個人一陣沉默。打破沉默的是周吉。周吉喊道:“我說哥哥們,你們不要沉浸在回舊裏麵了。咱肚子餓了,想要吃飯了!”

三人一齊笑了。劉鼎說道:“這位小兄弟是誰?”“哦,這是我們義軍的先鋒勇將周吉。也是安慶府人氏。我也有些餓了。岸上的眾將士也都沒吃呢。”

“已準備好了。”吳易吩咐楊鷹說:“快將牛肉、水酒給皖南的兄弟們送過去。”楊鷹答應著去了。吳易向不渝說:“更生來了有兩日,他已是看過了我的營盤與太湖的地利。你今晚不要回去了,明日我帶你仔細轉轉。”一麵又向周吉說:“周兄弟請入房內。”

不渝進了廳堂,方答道:“我說過要回去的。不好又不回。待明日再來好好敘敘吧。”不渝與周吉用了飯,吳易與劉鼎將他們送至岸邊,兩人複上了船,揮手離去。

夜風甚寒,周吉說道:“不渝哥,和那兩人熟得很呢。”不渝笑道:“是啊。他們都是豪傑,也都是忠義之士。能結識他們是一種幸運。”周吉看著不渝側臉,說道:“咱們抗清,可不也都是豪傑之士嗎?”不渝點一點頭,微笑道:“是啊。”旋即皺了眉頭,“以後的路,還不知道怎麼走呢。”

次日,吳易親自率船隊來接皖南義軍。不渝將澤世將兵馬都分配好了,數十艘大小船隻來回裝了五六次,始將數千兵馬都運入了湖中。

不渝仔細辨認了吳易取出的太湖詳細地圖,不禁奇怪道:“吳大哥,這太湖東岸的一片區域為何用虛線隔開了?難道是清軍控製區嗎?”

吳易似有難言之隱,答道:“不是。這,後麵再說吧。”澤世向吳易建議:“江南雖然多水,但攻城略地,還是要靠馬步軍。我們的軍隊不能太過分散,以免難於集中和訓練。我聽楊使者說,白頭軍有攻破吳江縣,那麼,我覺得有必要好好經營吳江縣。那裏有個凸出的半島,正好可以屯兵。”

吳易卻尷尬的笑道:“雖然是攻破了吳江,但我們已經撤兵回來了。當時還沒有想到這個情況。”

不渝等首領都暫住在掩月島上。各人都有各人的心事。不去救江陰,而跑到湖中來,究竟是對與不對呢?對與不對還要待時間來檢驗,但現在可以征詢一個人的意見和建議。是的,這個人是劉鼎。

不等不渝去找劉鼎,劉鼎自己過來了。在場的還有恒之。“要出去走走嗎?”顯然劉鼎有些話想要與不渝單獨說。不渝答應,兩人出了門,一直走出一裏多路,又尋了一條小路走了一截,到了一處池塘邊,看看四麵並無一個人了。

劉鼎停下,“可惜並無坐的地方。”“沒事。劉大哥,想與我說些什麼呢。”

“你想與我說些什麼呢?”劉鼎反問。“很多。”不渝發散的目光聚於一處,“我們下一步該怎麼走。”

劉鼎點點頭,沉靜了一會,說道:“你們還要去救江陰嗎?”“是。這是早經定好的。”

“恕我直言,江陰已是死地,救不得了。如果乘著清軍主力聚於江陰城下,而去攻打常州府城,倒是一個相對好些的選擇。”

“江陰義軍是抗清的一麵旗幟,我們不想他就這麼倒下去。”不渝的想法頗為堅定。

“奪下了江陰,難道能守得住嗎?”“我是想救江陰城中的義軍和百姓,並不是要堅守江陰城。城是死的,人是活的。人最貴。”不渝應答流暢。

“哦。”劉鼎心中讚歎了一下,說道,“這樣好些。但我覺得百姓也難以救出的。江陰城中最貴的一個人,你知道是誰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