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和孔子不再開玩笑,異口同聲說,好,起一卦就起一卦。周公說,不如這樣,咱們三人按年齡從大到小來,每人說一個三位數,組成一個卦,怎麼樣。孔子和高文化一聽,這還真新鮮,來就來吧,誰怕誰呀!孔子手一伸,那就煩請周兄先說。

周公說聲好,張口就來,八五七,

孔子緊跟一句,六五三,

高文化脫口說出,三二一。

三人說罷沉思片刻,高文化說,這不是風天小畜卦嗎?

周公和孔子都點頭說是呀、是呀,然後就都不言語了。

高文化看著他們倆的樣子,覺得滑稽,心想,這有什麼?想說什麼就說什麼唄。還是高文化先開口說道,那我簡單說一下,可不一定正確。卦名風天小畜,三爻動得風澤中孚。先說風天小畜。

小畜:亨,密雲不雨,自我西郊。

初九,複自道,何其咎?吉。

九二、牽複,吉。

九三,輿說輻,夫妻反目。

六四,有孚,血去惕出,無咎。

九五,有孚孿如,富以其鄰。

上九,既雨既處,尚德載;婦貞厲,月幾望,君子征凶。

從卦辭和爻辭上看,風天小畜正當時,一切順利、亨通,畜積力量,以待來時。“密雲不雨”,有雲不下雨,說明時機不到,所以就要一遍遍地重複來畜積力量。不僅如此,還會有些小坎坷、小糾紛,不過這都沒什麼。相互手牽手,互相幫助,經過反複積累,最後“既雨既處,尚德載”,說明前麵的“密雲不雨”有了結果,雨下下停停,風調雨順了,大德高尚,威望有加,甚至到了車載船運的程度了。雖然如此也不能輕率,否則“征凶”,告誡人們仍然不可亂來,要三思而後行方可。

孔子讚同地說道,是的,小高講的固然不錯,咱們再看看這個卦象。全卦僅六四一陰爻,而且陰爻居陰位,又與初九相應,這本身就很難得了,這叫當位又有應,萬事皆享通。又僅此一陰爻,可見她會起到很大的作用。下麵的三陽爻陽剛過強,要想控製實屬不易,所以會有“血去惕出”的景況,也就是六四必定會勞心、傷神、費力,甚至受到傷害。但是因為她中正的地位和初九的相應,還有背靠九五這棵大樹的支撐,所以盡管她勞心、傷神、費力,但最終經過反複積累還是很有成果的。也就是說六四以積累為主,富次之;九五以富為主,積累次之,且富在六四的基礎上,所以六四和九五相互提攜,共同進步。就像小高所說“相互牽手,互相幫助”,說的就是六四和九五,小畜(蓄)之意也在於此。而且本卦世爻在初爻,應爻在四爻,六四畜而九五富,最終得到“既雨既處,尚德載”的結果。這就是本卦的含義了。

周公看著孔子說道,但最終還是“密雲不雨”,這就是這個卦的最終結果。為什麼呢?機會不到,如果在“月幾望”的時候輕舉妄動,必遭災禍。這又是什麼道理呢?這就是《周易》的高明之處,《周易》永遠是用辯證的觀點看問題。這裏我再說點題外話,世人往往不注意這點,見好不知道收,得勢便猖狂,最終結局慘淡就是自然的了。這是應該引起特別注意的。

高文化和孔子紛紛點頭稱讚,說周兄你可說到點子上了。三人在這裏一唱一和,十分融洽。我們暫且不談三人唱和情形,先說點別的閑話。讓我們回過頭來看看三個人共同起的這個卦是不是還有別的意思呢?

三個人每人說一個三位數,首先是周公,其次是孔子,再次是高文化。周公說的是表示下卦的三位數,結果正好乾為天;孔子說的是上卦,結果也正好是巽為風,風天小畜卦由此而來。我們說周公在他父親推演的八八六十四卦基礎上,認清形勢,製禮作樂,以周禮統領各諸侯國的意識形態和行為規範,在當時具有革命意義,也有很大的先進行,周朝八百年基業由此展開,正好應合了下卦乾為天。但是後來禮壞樂崩,這座宏偉大廈岌岌可危,孔子跳出來四處吹風要恢複周禮,結局當然不怎麼的,這又應合了上卦的巽為風。所以這樣看來風天小畜,密雲不雨,時也,勢也。那麼高文化說的三位數又代表了什麼呢?請看下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