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說到,高文化一出咖啡屋就穿越走了,周公和孔子隻好把他安置到雲台山來時的落腳點,並初步認為高文化就是他們要找的代言人。孔子不太了解其中原委,周公免不了要跟他解釋一番,說起伏羲老祖宗不管他們這些閑事時,孔子更不明白了,就問道,自己解決?這事跟他沒關係嗎?子孫後代的進步與強大沒他什麼事嗎?
周公不想給他嘚啵嘚了,你傻呀!要不是我製禮作樂,跟我也沒關係;要不是你口口聲聲要恢複周禮,會把我牽涉過來嗎?要不是你那些個跟隨者,肆意曲改你的學術精神,會有你什麼事嗎?別問了,快追小高去吧,他真跑伏羲老祖宗那兒還真麻煩了呢。周公沒等說完,撒丫子沒影兒了。孔子也趕緊啟動機關追去了(此處涉及穿越機密,省去三百餘字)。
春和景明,萬物複蘇,陽光燦爛,萬人攢動,正是一年好時節。前幾年魏國和楚國交戰,楚國大敗,魏國也損兵折將,國力消耗不小。為了恢複國力,魏王搞了些製度改革,這幾年國力增強了,老百姓生活也好了起來,過年過節,各種民間活動也逐漸恢複了。這一年的春三月,正值初三日,人們紛紛外出踏青。紅男綠女,喜慶異常。周公和孔子兩位老祖宗也出現在其中,不過也沒人能認得他們,所以安全還是有保障的。兩個人一路追著高文化就來到了這魏國。隻是不知道這小子在哪落腳,那就隻好先找找了。後來發現這小子竟然是楊朱轉世,心下也就放心了。為了便於觀察,兩位老祖宗沒去打攪他,順便也在戰國時期做些考察。兩位必竟都不是那個時代的,孔子曾對春秋末期禮壞樂崩的社會憂心忡忡,周公沒經曆過,隻記得自己幫助武王一統華夷,然後製禮作樂,社會有了很大的進步,哪裏想到會有春秋亂世、戰國紛爭呢?正好趁此時機也實地看一看到底怎麼個亂。
這一天,兩人來到了一條河邊。正好這裏正在舉行賽歌會。古代的賽歌會不像現在這麼正規,諸如要請相關領導參加、講話,之後還要頒獎什麼的,還專門設有領導席,好像沒有領導什麼事都辦不成一樣。古代賽歌會純屬民間自發形成的一種活動形式,而且多是情愛歌。雖是歌賽,但沒有勝負,結束後就各自帶心目中的意中人各奔西東。另外,雖是賽歌,但並非來者都是選手,看的人也不少,來看熱鬧、欣賞的居多。周公和孔子就正好來到了這麼一個場合。
隻見陽光明媚,河水清清,楊柳吐綠,小草茵茵。河的兩岸已圍了不少的靚男俊女、當然也有沒事出來看熱鬧、踏青的中老年男女。賽歌會正在進行,隻聽河對岸飄過來一個小夥子嘹亮的歌聲:
山上有棵扶蘇樹,池中有株玉蓮花。
不見池中美嬌嬌,撞上個刁蠻壞娃娃。
歌聲剛落,這邊就有一個女孩子的歌聲衝了出來:
你要真有愛,卷起褲腿過河來。
你要不愛我,難道我就沒人愛?
你這傻瓜中的傻瓜,
呆!
歌聲此起彼伏。男聲:
有心獻花花不開,想上房頂沒梯搬。
想吃核桃殼子硬,想上橋來橋沒安。
女聲:
孤零零一棵赤棠,直挺挺長在路旁。
帥呆呆我的情郎,啥時候到我身旁?
男聲:
雨打蓮花響三聲,風吹蘆葦唱不停。
看見你呀我心跳,你是知道不知道?
女聲:
熟了的梅子往下掉,枝頭隻剩二三成。
熟了的梅子往下掉,枝頭一個都不剩。
你想求愛就快點來,磨磨蹭蹭急死個人。
男聲:
天上下雨地上流,我有愛來你發愁。
水中鴛鴦成雙對,為什麼我們難婚配?
女聲:
河中一隻柏木船,漂呀漂在水中央。
眼中一位美少年,愛呀愛在我心尖,就是到死也心不變!
哎呀媽媽,哎呀老天!為什麼不懂我心願?
……
可以看出,過去的賽歌會,其實就是年青人的求愛派對,也是相互抒發情懷的一個地方,雙方在歌聲中相認、相識、鬥智、鬥勇,碰出火花,然後雙雙墜入愛河。
這時離周公和孔子不遠的地方,有一女子的歌聲悠悠響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