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說到楊朱被送至家中昏迷了三天,醒來之後可就不再是楊朱了,而是高文化了。但高文化的思維卻是楊朱的思維。高文化看到愛妻為自己提心吊膽,寧死都不願意離開,一門心思要和自己在一起,思前想後,考慮自己的追求是不是哪裏出了問題。哪裏出了問題呢?自己一心宣傳的學術思想,卻把自己弄得不快樂、不高興,愛妻也跟著提心吊膽。這次更糟,險些把命丟在魏王府,這是自己願意看到的嗎?自己真心想成為這樣的嗎?自己不想這樣,自己想讓人們都坦誠地承認私,不僅人人得以私,而且不侵犯別人的私,咋就這麼難呢?再說自己的學術思想和自己所處的境遇,自己的學術思想是讓人人過上安心的生活,可是現在自己安心嗎?自己都安心不了,還指望想讓人人都安心?這怎麼可能呢?高文化像是走進了一個怪圈。自己追求的讓人人都能得到的,自己都得不到,這就很難有說服力。那到底問題出在哪兒呢?如果自己要去悍衛的真理,自己卻要付出天大的代價,甚至生命,這還有意義嗎?如果有意義,那應該是墨翟的腔調;如果沒意義,自己為什麼還要去追求?高文化真的有點糊塗了。這一次大吐血,看來沒白吐,吐出了一個自己要不要為之繼續堅持、為之拚命的問題。過去是一腔熱情,反正自己年青。現在險些為此喪命,有些得不償失。愛妻過去對自己的支持與追隨,從來沒有深想,現在想想還真是自己連累了愛妻。可是愛妻也是一片真心地在支持呀!自己更是一片真心在拚了命地要捍衛呀!那倒底是哪裏出了問題呢?

這是個嚴肅的問題,關係到高文化要不要堅持自己學說的問題,要不要繼續為之奮鬥的問題。

其實想想,楊朱理論得不到推廣的原因不是老百姓不願接受,也不是理論家們認為他不好,最根本的原因還是來自於統治者的阻力。老百姓都一毛不拔了,統治者肯定不樂意;你還要讓每個人的利益不被損害,那統治者還怎麼剝削老百姓、去哄騙老百姓?楊朱的思想說白了就是獨立自主的思想,我的地盤我作主,我的利益我作主,我的私心我作主,誰也不能說三道四。而以公的名義來召告天下,既振振有詞,又便於暗箱操作,統治者何樂而不為呢?那這樣說來墨翟不是要大受抬舉了嗎?非也?墨翟理論故然“公”字當頭,對統治者是有利的,但他絕對的公,反而同樣會損害統治者的利益。要知道統治者內心是要私的,隻想自己可以隨便私,老百姓都不能私,方便自己剝削呀!但是老百姓也不是那麼好糊弄的,哄一次可以,哄兩次也可以,天天哄,年年哄,這一代哄,下一代還哄,誰受得了?所以就需要有能讓人忍受哄的理論來束縛老百姓,正好,儒家思想有這種功能,比如“三綱五常”之類的。兩者一拍即合,所以後來也就沒墨家什麼事了。墨家不甘心,以天下為公,豪氣衝天,牛逼的很呢!後來竟然發展到置國家法律於不顧,私設公堂,任意裁斷人的生死,這還了得?這就犯了統治者的大忌了。董仲舒再打打小報告,墨家被清理門戶就成了必然。這些當然都是後話了。但是眼前,高文化思來想去,矛盾重重。他不知道自己該何去何從。

他的理論不能被接受還有另外一個原因,他的思想太理想化。他沒有設身處地替統治者想想,自己的貴族身份都不願意放下來,統治者怎麼可能心甘情願放棄自己的利益?用腳後跟想想就知道讓統治者接受自己的主張、放棄自己的既得利益會有多大的可能。這不是與虎謀皮嗎?可是高文化混然不覺。說到這裏我們還真的應該為周公叫好。武王伐紂勝利後,是周公經過深刻反思,毅然決然地把奴隸解放了出來,周公把奴隸解放出來那是需要有“斷臂取義”的精神的,是要放棄奴隸主的需多既得利益的,如果一直都抱著自己的小集團利益不放,周公也就成不了周公了。周公真的是不簡單!

我們暫且不管高文化在此怎樣矛盾,讓他暫且去思考一段時間也好。再說周公和孔子。自從和高文化一起從咖啡館裏出來欲準備回家時,高文化一出門,一個趔趄摔倒在地,當時就不醒人事。小服務員嚇得趕緊打120,周公慌忙阻止道,不需要,不需要,他喝多了,我們扶他回去好了,不麻煩你了。周公和孔子倆老頭架起高文化,一腳高一腳低地向前走去。孔子不甚明白發生了什麼事兒,走出去一段路了問周公,老祖宗,這小高什麼情況?

周公笑笑說,沒事,小高穿越走了。然後又嗔怪道,這小高,走就走吧,也不打個招呼,多虧是半夜,白天還不把人嚇死?再把救護車招來,你小高可就回不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