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寶等人聽了,覺得目前的狀態下,既然沒有什麼更好的辦法,這種方法也算是下策中的上策,既然根本就沒有什麼再好的上策,也算是妥當。也都點頭同意,李煜吩咐,各自回去,好好參詳。
周寶等人,各自辭去。
羅隱卻是沒走,這一是因為他的住處就在旁邊,二來是羅隱老夫子,還在琢磨這禮教大義的問題。既然急務討論不成,反正看李煜也沒有什麼立刻要辦的大事,他還真的要找李煜好好討論一番。隻是摸不透李煜心思,一時之間,不知從何起。
李煜看羅隱一副欲言又止的樣子,叫住還沒離開的周輝一同留下,笑道:“老夫子,先時你我二人,也曾秉燈夜談,無拘無束縱論下,老夫子慷慨激昂,那是何等的痛快!李煜還是李煜,老夫子如此拘謹。怕與大業無益!”
羅隱沉吟一下,道:“主公,不是羅隱拘謹,隻是諸多言語,不知從何談起。”
李煜笑道:“你我二人,也算是知己,老夫子胸羅萬象,李煜正要請教,何言禮為國之大者?”
羅隱正色道:“主公,孔聖人曰:。。。。。”
李煜聽羅隱要引經據典,那可是他最頭痛的,忙截口道:“且慢,老夫子。李煜深知,老夫子心中自有韜略,這孔夫子所言,自是至理。但李煜所要聽著,乃是老夫子之言,之想。”
羅隱饒是對李煜尊為主公,可好不容易開了口,長篇大論隻了四個字,就被李煜給堵了一下,也不禁對李煜翻了個白眼,不過,他以前和李煜聊時,知道李煜隻重實務,對於經典上怎麼,還真的不感興趣。沒辦法,他是主公,他了算,隻得定定神,從新開頭。
按羅隱理解,這禮對於安邦定國的作用,絲毫不亞於大軍和武力。甚至還要過許多。
羅隱最大的一個例子,就是秦!
秦朝自春秋崛起,經戰國爭霸,曆數百年而席卷下,一統華夏,國力不為不強,何至於始皇帝去世不過兩年,就下大亂,基業喪失?那就是因為:大秦帝國隻有武功,沒有禮教。
秦國崛起於周王朝的西部邊陲,雖然繼承的是周子源之地,但不論從曆史淵源,還是和周子的關係,那都是諸侯中的疏枝,無論是禮教文化還是達程度,都比不上齊、燕和三晉,被這些中原諸侯視為戎狄之屬。也就是,你秦國雖然也是諸侯,還是不是摻和一下諸侯爭霸,但不管怎樣,你也是屬於落後的野蠻人。
在這戰國七雄的爭霸戰中,秦國商鞅變法最為徹底,其中以級論軍功,以軍功得封賞,隻要你的命足夠硬,運氣足夠好,在戰場是殺人砍頭而不是被別人砍,那你除了不能成為秦王,就有無限的可能,爵位,田產,美女,官位,因此上,這麼大個蘿卜垂在麵前,那秦人到了戰場,那是個個像打了雞血一般,那是極度的亢奮,沒一個重生畏死的。
從孝公到始皇帝,秦軍百年間下無敵,進而席卷**,一統下。南逐百越,北驅匈奴,兵鋒所指,莫可阻擋。不可謂不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