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李煜還是對羅隱張口主公,閉口千歲的稱呼,覺得很不習慣,畢竟李煜也是來自二十一世紀的老青年,這骨子裏,還是吸收了不少那種民主平等的觀念。但看羅隱振振有辭,李煜其實也搞不清楚,是像大革命初期那樣,搞個貧窮**平等製好呢,還是建立一個上下尊卑有序的結構更利於將來的展。
隻是這事要討論起緣由來,未免太耽誤時間,既然自己沒搞明白,還是暫時存疑,待有空時再和羅隱好好討論就是。
李煜抬頭笑道:“夫子所言亦有道理,禮既為大,不宜倉促,且放後議,如何?”
羅隱乃是讀書人出身,對這些禮儀關防之類,很是了解,也深知其中頗為繁雜瑣碎,不是幾句話能的清楚,隻要主公承認這是大事,不可疏忽,自然有的是時機來確立。所以羅隱答道:“主公所言,甚善。此時當以急務為先。”
李煜看看大家,道:“如此,先議軍製、錢糧”
這山莊的團練是按伍、班、都、哨、營、團次序,全員征召組成,原本是為了保衛山莊的目的而組建的,即便是征戰出外,不過數日,還大多是農閑時節,況且初期的山莊也沒啥軍械輜重,因此上,訓練一體化,每人都是戰鬥兵、長槍兵。雖然也有部分後來練習弓箭,並沒有單獨編組。如今要出外行動,時間不會太短,當然不能將山莊精壯全部抽空,隻留下老弱婦幼。這就有個如何抽調的問題。
同時,這出外行動,還有後勤輜重,行軍紮營等各項雜事,也須有相應的編組,同時,將來如何收編降兵降將,也要未雨綢繆。
隻是時間倉促,諾大的問題,涉及到方方麵麵,這在座的人,李煜對現下時代的軍伍編製,不過是模模糊糊的史書印象,具體細節那是一點不通,周寶、黃石、周二叔,更是兩眼一抹黑,隻有羅隱原先在神策軍的將軍幕府待過一段時間,算是有一點印象,這一下子要從零開始,定下一軍規製,也是茫然不知如何起。李煜這幾位都是大眼對眼的彼此對視,心道:“唉,沒辦法,自己的手下,要苗子,那還真是不少,當拿來就用的,實在是一個也沒有。看來還要自己多操心,連抄帶琢磨吧”
李煜對周寶黃石道:“此事雖急,卻不可倉促,需多加揣摩。我提幾條主旨,你們看看”
按李煜的意思,這山莊現有的人力,無論如何抽調,這放到外麵,都是一條魚。既然這樣,還不如留下大部力量護衛山莊,一邊耕作,一邊集訓,打造一個足以喘息避難的以防萬一的基地。出山人馬不需太多,但要精幹,挑選的人選,既要忠誠敢戰,也要有相當的提升能力,將來隻要有一個差不多的立腳點,就可以豎起大旗,這些人為骨架,招收流民散兵,快擴張隊伍。
當然,剛擴充起來的隊伍,戰鬥力可能會弱一些,但隻要嚴加訓練,再以這些骨幹為支撐,打上幾個勝仗,新兵見了血,又有了信心,自然會越打越強。
至於錢糧等事,山莊自有賬簿,其實不用翻看,也知道家底不多,除了剛開始的出動,以後以戰養戰,或許是唯一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