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5曹劉暗交鋒(1 / 2)

卻說劉備、孔融送書與曹操,曹操大怒,正欲斬殺送書之人,郭嘉獻上一計,勸曹操回書以慢劉備軍心。

計是好計,聽到曹操正在準備回書,劉備甚為得意,孰料沛相陳珪聽聞劉備援軍來助,至陶謙府中求見,道:“曹操奸詐,如今陳兵數萬,手下謀士眾多,良將數十,孔北海、劉平原孤軍久在城外,恐受曹操暗算。府君宜盡快請其入城,然後倚城而守。徐州城池堅固,有援軍相助,一年之內難下,到時曹操軍兵糧難以為繼,必然退去。”

陶謙聞之,深以為然,連夜派人殺出城來,請劉備、孔融入城。

劉備得知消息,來尋孔融相商道:“陶府君來催,備思之再三,決意明日一早殺奔曹營,徑投徐州去見陶府君。”孔融然之。

次日一早,孔融與劉備引本部人馬一股腦殺入曹營寨邊。曹操與郭嘉正在相商如何引劉備軍入彀,不料劉備已經率軍殺到,不由麵麵相覷。

曹操急問軍士:“可知劉備攻向何處?”

軍士回答道:“劉備、孔融引軍直接殺向東城門去了!”

郭嘉苦笑道:“看來有人識破吾等之計,劉備急於入城,不敢在城外盤桓。吾等失卻擊敗劉備、孔融的機會,可惜!真是可惜!人算不如天算!”

曹操卻是一笑:“奉孝,無妨!隨吾一起前往,仔細看看劉備此人再說。”

卻說劉備、孔融急行之間,曹營寨內一聲鼓響,馬軍步軍,如潮似浪,擁將出來。

當先一員大將,乃是於禁,勒馬大叫:“何處狂徒!往那裏去!”

張飛見了,更不打話,揮矛直取於禁。兩馬相交,戰不十合,於禁不能敵,引兵退走。

劉備見之掣雙股劍麾兵大進,關羽、張飛當前追殺,曹軍無人能擋,援軍一路直殺到徐州城下。

曹操與郭嘉等人在遠處看到劉備軍如此威勢,大吃一驚:“劉備小小平原相,何來這兩萬人馬,難道是公孫瓚親自來此?”

郭嘉搖了搖頭,歎道:“劉備千裏救援公孫瓚,深得仁義二字!此次必從公孫瓚處借來大軍,不過軍眾如此之多,估計還有其他福緣。此人仁義兼備,手下關羽張飛俱是萬人之敵,以後隻怕是主公一大勁敵。”

曹操心頭一沉,點點頭不語。

陶謙在城上望見城下戰起,來者紅旗白字上書“平原劉”“北海孔”,知是劉備、孔融大軍已到,急令開門迎接入城。

自劉備孔融入城後,徐州守城力量大增,曹操雖有數次試探性攻城,但皆為守軍所破。關羽張飛屢屢殺出城來,夏侯惇夏侯淵皆不能敵,曹操軍損失慘重,劉備在徐州威望日盛。

是日,徐州牧府議事廳裏,陶謙召集徐州大小官員,令別駕麋竺捧來徐州牧大印,朝劉備道:“老夫年邁無能,無力守護徐州,今願將徐州相讓與玄德執掌。”

劉備突然聞聽此事,一點也無準備,不由看了一眼陳登,見其閉目不言,愕然道:“陶府君,此乃何意也?”

陶謙道:“今天下擾亂,王綱不振,聞玄德乃中山靖王之後,正宜力扶社稷,故老夫思之再三,願將徐州相讓,玄德方有可為之地,切勿推辭。老夫當自寫表文,申奏長安朝廷。”

劉備離席拜道:“劉備雖皇室苗裔,然功微德薄,在平原相任上已是戰戰栗栗。曹操不仁,徐州百姓突遭災難,今為天下昭昭,故來相助。陶公此舉,莫非懷疑吾劉備也有貪圖徐州之心?若吾劉備真有此念,蒼天不佑!”說到此,劉備不由雙目流淚。

陶謙輕執劉備雙手,道:“徐州危難之際,吾與邊文禮、孔北海乃多年相交,二人來援,盡在情理當中。玄德與吾過去無任何交情,聞訊即刻來援,玄德之仁義,老夫等人絕無半絲懷疑。”孔融在旁亦是點頭稱讚。

陶謙以仁德治民,而劉備仁義之名傳遍天下。一番交談,陶謙見劉備儀表軒昂,語言豁達,陶謙更是大喜,卻是真心想將徐州讓給劉備。不過陶謙雖然再三相讓,劉備那裏肯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