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七章 鳳凰(2 / 2)

瑞安長公主的芙蓉洲裏豢養著無數的美少年,都是她掌中之物。陶灼華入過幾次芙蓉洲,也見過那些少年幾麵,無一不是陰柔風流的美態。

怪不得一見何子岕之時,就有種似曾相識之感,原來他與那些美少年們有幾分相像。若被殺的根本是與何子岕一母雙生的何子嵐,被她許以郡主之尊的是何子岕,到剛好吻合瑞安長公主的做派。

陶灼華淺淺幾言,何子岑來時薄薄的酒意已然頓消,靈台霎時清明。

直覺裏陶灼華的分析沒有任何錯誤,前世裏何子岕是仁壽皇帝這些兒子中唯一一位沒有封王的殿下。他卻也由此因禍得福,不至於向何子岩與何子岱一般早早便去了藩地,而是一直被留在京中,還能照拂何子嵐幾分。

何子岑即位之後,時刻謹記仁壽皇帝臨終的囑托,近何子芥而遠何子岩。何子岕一直留在京中不說,過了兩個他又將托德妃娘娘身子不好,將在外就藩的何子岩一並調回京中,兄弟幾個再次團聚。

兄弟三個長居京中,何子芥雖不理國事,可是關於那些個軍事布防、軍國大事,何子岑與何子岱商議時,卻從未刻意隱瞞。他若有心,這些東西自然可以被他毫不費力地收入囊中。

而陶灼華畫出的布防圖疏漏不全,其間還故意夾雜著錯誤。何子岕作為知情人,自可一眼看穿,並因此給瑞安提點。

何子岑此刻心情激蕩,他將那本《鳳凰傳》揣進懷裏,再重重握一握陶灼華的手,低低道:“我幾乎被他瞞過。你來,咱們一起找子岱問幾句話。”

陶灼華重重點頭,隨手取下了搭在榻邊架子上的雪青色帔子往身上一披,兩人一前一後往外走去。茯苓與菖蒲兩個立在外間侍候,瞧著兩人出來,忙上前屈膝行禮,複又將那盞小巧的蓮紋燈遞到陶灼華手上。

因宮門早已下匙,何子岱今夜並未出宮,而是留在了德妃娘娘的偏殿裏。他剛剛寬去外衣,便聽得有宮人前來傳何子岑的口信,眉峰不由一緊。

自打重生歸來,三人所謀的都是同一樁事,能令何子岑深夜傳喚,大約是尋到了些眉目。他隨手扯過搭在床架上的衣衫,大步便往外邁去。

青蓮湖如錦緞平鋪的水麵上,木舟隨水恣意而行,一盞蓮紋宮燈閃著柔和的光暈,三個人將那冊《鳳皇傳》攤開,開始了認真的揣測。

何子岑簡單幾句述說了陶灼華的猜測,也表達了自己的想法。他緊盯著何子岱道:“瑞安攻破大阮之後,隻有你曉得後情。你仔細想一想,當年六妹妹被她封為郡主,可有什麼蹊蹺之處?”

如果您覺得《灼華年》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10/104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