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話在心裏藏了多年,此時才能一吐為快,楊嬤嬤到沒有半分隱瞞,目露沉思追述起了從前。
她衝德妃與清平候夫人行禮道:“此事說來話長,娘娘您也曉得昔年皇後娘娘與謝貴妃兩位是同一天抬起宮來,打從待字閨中便是好姐妹,與從前的昌盛將軍夫人三個本是手帕交,時常有些往來。”
陳年舊事,德妃娘娘略知一二。她與先皇後和謝貴妃其實是同一批入宮,礙著娘家的地位不及她們尊貴,隻得屈居人下,做了小小的順儀。
那時昌盛將軍戍守邊關,常年不在京中,葉蓁蓁的母親為了排解久居深宅的寂寞,時常入宮與先皇後和謝貴妃敘舊。便是那時節德妃已然熬到嬪位,她們這幾個從前的閨中密友相聚時,卻從無德妃娘娘一席之地。
德妃娘娘不屑逢迎,頗有些春蘭秋菊的傲骨,便自動遠離了大阮國中最尊貴的這幾位夫人,因此對那段時間發生的事情不甚清楚。
楊嬤嬤不愧為宮中老人,將過往一段一段展開來,敘述得十分清楚,恍若將德妃娘娘重新拉回從前,開始回味那段時光。
皇後娘娘有孕時,昌盛將軍的夫人生了場重病,有許久不曾入宮。到是謝貴妃不僅天天親自探望,還整日送些血燕、老參之類的東西。
楊嬤嬤說道:“皇後娘娘尤其喜歡謝貴妃送的老參,整日拿來煮製參湯。太醫們隻怕參湯是個熱物,都勸皇後娘娘節治,奈何苦勸過幾次不起作用,還是陛下發了話,皇後娘娘才命老奴將那些東西收入庫房。”
說到此處,楊嬤嬤卻又懊悔地拍打著自己的腿道:“那時節不往這上頭留心,皇後娘娘並不是沒見過好東西的人,怎麼會對幾株老參格外鍾情,捧著那參湯到不肯放手。奴婢今日重新回想此事,到覺得透著蹊蹺。”
德妃娘娘麵色平靜地聽著楊嬤嬤述說,心間已然大體有了數。早夭的皇長子先天足,打小身子便有些孱弱,更時常肝火旺盛、心焦氣躁。
能入主太子東宮的皇子隻能有一個,能坐上母後皇太後位子的人更是隻有一個。謝貴妃不甘居人下,原來打從那時候,彼此姐妹相稱的兩個人便成了死敵。
沒有從母腹中便殺死仁壽皇帝的皇長子,謝貴妃隻得暫時收斂,她依舊殷勤侍奉在先皇後在麵前,裝出一幅溫良謙恭的模樣,實則開始盤算下一步如何落子。
德妃娘娘記得皇後娘娘誕下嫡子時,闔宮後妃前去賀喜,謝貴妃曾送過長命百歲的麒麟鎖,還親昵地將皇長子抱在懷裏,羞怯怯說道要沾沾皇後娘娘與皇長子的福氣。
那時昌盛將軍的夫人亦曾在坐,瞅著謝貴妃抱了皇長子,到皺著眉頭提醒道:“小孩子皮肉嬌嫩,娘娘您縱然喜歡,抱他之前也該先除去腕上沉甸甸的鐲子,便不怕膈了他不成?”
如果您覺得《灼華年》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10/104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