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二章 禪機(2 / 2)

何子嵐翻身從榻上坐起,墨畫秋波般的明眸輕輕一閃,有些疑惑地問道:“莫非灼華姐姐從前來過此地?我到未聽說大相國寺的後山還有這處盛景。”

陶灼華輕輕咬住嘴唇,暗忖自己也是多口。今世自然不曾前來,到是前世每年此時隨著何子岑來此賞花。她搪塞地一笑,回何子嵐道:“素日住在宮中,時常聽旁人說起,便記在了心裏。到底好不好看,咱們明日眼見為實。”

天寒露重,德妃娘娘換了身蓮灰色的絲棉宮裙,方才送了清平候夫人出去,瞧著桂花樹下還點著燈,知道陶灼華兩個還未離去,便緩步走了過來。

聽得兩人隨口說起後山的芙蓉,她便笑著接口道:“灼華說得不錯,這大相國寺的後山的確植了芙蓉,到是秋後賞花的好去處。既然來了,明日便去瞧一瞧看一看,方不辜負這秋日的美景。”

兩人見德妃娘娘過來,忙忙起身見禮。德妃在藤凳上坐了一坐,便吩咐兩人道:“有多少話明日再說罷,山間不比宮裏,到底清冷些。你們穿得單薄,還是快回房裏安歇。若覺得夜裏冷,便吩咐她們點著炭爐。”

兩人皆說不用,便向德妃娘娘告辭,各自回了房中歇息。

次日一早起了早五更,陶灼華兩個便隨著德妃娘娘一同往大雄寶殿聽方丈大師講經。來得妃嬪們多半信佛,都曉得機會難得,一個不落地在蒲團上落坐。清平候夫人與何子岑兄弟也陸續來到,悄悄坐在了後頭不引人注目的地方。

本師釋迦牟尼佛的雕像悲憫慈悲,與陶灼華遙遙相對。聽經的間隙,她抬頭望去,想到自己再世重生,心中充滿了感激。伴隨著方丈大師手間的木魚聲聲,更是恭敬地拜了下去。

身後青衣翩然的少年耳間也在聽著方丈大師細說禪語,目光卻時不是溫柔地撫上前頭那素衣寡淡的少女。此時此刻,兩人都是同樣的心情,感激上天給了自己再生之德,要一心一意把握好重生的機會。

早課聽罷,廟裏已經備好簡單的早膳,依舊是自給自足的模樣。

新磨的豆漿上掛著淡黃的油皮,幾籠青菜豆腐的包子,再加一爐鐵架子鍋上貼的玉米餅,另備了豆豉、椒鹽花生之類的小菜,卻比山珍海味更吃著香甜。

木昭儀等人用罷早膳,便陸續來德妃娘娘這裏問安,德妃因是要會同清平候夫人,領著一雙兒子去燈塔為亡母的長明燈續燈油,並不願旁人隨行。

她特意吩咐一眾妃嬪和陶灼華等人道:“既是出來散散,大夥兒便不必如同在宮中那般拘束。寺前滿是錦鯉的放生池、後山的芙蓉林都可逛逛,便是這寺裏的藏經樓也是修身養性的好去處。大夥兒自便,咱們今日再住一晚,明日便啟程前往梅苑行宮。”

如果您覺得《灼華年》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10/104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