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黃氏(2 / 2)

黃氏回望前事不勝唏噓。陶家雖是商賈,卻並沒有勢利之人。自己這位小姑昔年間不但嬌靨如花,更曾飽讀詩書,也算得才貌雙絕之人。

奈何如花美眷卻命比紙薄,那一年清明節踏青,偶遇寒門秀才蘇世賢,兩人一見鍾情,許下非卿不嫁、非卿不娶的諾言。

陶家家資殷實,分文聘禮不取,陶超然反而替陶婉如準備了豐厚的嫁妝,成就了一段才子佳人的姻緣。

婚後蘇世賢埋頭苦讀,一心求取功名,陶婉如拿嫁妝資助他入京趕考,兩人在城郊依依惜別,彼時陶婉如身懷六甲,蘇世賢萬般不舍。

一朝金榜題名,麻雀飛上枝頭變了鳳凰,蘇世賢便不再是從前的蘇世賢。

他忘記了自己是靠著陶家的資助才有今日,反而嫌棄陶婉如商賈之女登不得大雅之堂。正自踟躕兩難、想要拋妻棄子的時候,偏又憑著一幅龍鳳之姿的好皮囊入了瑞安公主的法眼。

蘇世賢再無猶豫,為了大好前程果斷拋卻糠糟之妻與尚未滿月的女兒,他飄然扔下一紙休書,搖身一變成了瑞安公主的宜賓,如今官拜禦史大夫。

而陶婉如在月子裏受此打擊,從此纏綿病榻。

陶超然不忍妹妹孤苦無依,與黃氏商議接了她們母女回家。在陶家一住十載,陶婉如深居簡出,整日青衣素服,好般般的花信年紀卻選了與青燈古佛為伴。

陶婉如十年鬱鬱,前幾日不幸過世,隻餘下尚未成年的女兒,還有從小伴在她身邊的忠仆娟娘。

本是出嫁女,陶婉如更兼著棄婦的身份,無法自陶家堂而皇之的發喪。

陶超然心疼甥女喪母之痛,便想了折中之法,大門上雖不張貼白對子,卻特意命黃氏在陶灼華院中設了小小的靈堂。

如今梓棺落地,唯有這塊漆黑的牌位默默佇立,再不見佳人往日的音容笑貌。

黃氏遙想著昔年小姑青蔥年華的秀美,又回味當日姑嫂情深,不覺灑了幾滴淚水。祭拜完畢出得門來,天上依舊冷雨稀疏,身旁的於嬤嬤趕緊撐起素麵的水墨綾麵竹骨大傘,主仆幾個匆匆往前頭花廳趕去。

廂房裏,陶灼華已經趿著鞋子下了炕,瞧著茯苓如今乖巧可人的模樣,再回想她前世被人所害、身染天花的悲慘,心間便是一陣一陣的感傷。

陶灼華招手喚道:“茯苓,娟姨說你這兩日辛苦,我如今好了,你且回去補眠,晚上再來侍候。”

茯苓甜甜一笑,唇邊蕩起兩隻小小的酒窩:“奴婢不累,守著小姐才安心些。”

“好丫頭聽話,往後相聚的日子還多,不急在這一時”,陶灼華推著茯苓往外走,略一用力身上便有些發飄,想是這具小小的身軀兩日高燒的餘症還未袪盡,隻得倚著屏風立在窗前悄然歇息。

如果您覺得《灼華年》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10/104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