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7章 上計掾司馬懿(2 / 2)

如今,司馬懿得任上計掾一職,風險也是極大。河內官場似乎早就準備讓他背黑鍋了。

歲末年終,就在千家萬戶忙著過節之際,司馬懿匆匆趕往河內郡的郡治懷縣接了差使。然後在第二天出發,帶著“計偕”的貢物、簿記、人員,席不暇暖,再次從懷縣出發,迤邐趕往大漢的京師洛陽城。因為隨身攜帶者計簿和其它一些文書,再加上那些簇新的孝廉們,一路之上就走得非常慢。從河內郡的郡治懷縣到大漢的京師洛陽城,竟然走了足足四天。

別看司馬懿僅僅十五歲,他的眼力卻是極好的。一路迤邐行來,他都用心觀察著沿途的山川地理,風土人情。雖然疊經大戰,可是,沿途經過的城池卻都巍然屹立,除了城牆之上的箭簇和煙熏火燒的痕跡之外,完全看不出兵禍的痕跡。城外的田野之中,阡陌縱橫,勤勞的農夫們已經三三兩兩地下田,措置明年的耕作了。沿途寬敞堅實的道路,更令他讚歎不已。

“噫!始皇帝混一宇內,書同文,車同軌,大概就是這般景象吧!”司馬懿不由得大為感慨了。“上計掾說得極是!”旁邊兒並轡而行的一名上計史接過了話茬兒,他可是經常往返洛陽和懷縣的老吏。“大司馬所修的道路,是用了特殊材料的。道路比始皇帝所修的‘馳道’寬上兩倍有餘,工期卻僅僅是‘馳道’的三分之一。光這一項兒,商賈們就讚不絕口了。”

“哦?竟有此事?如此說來,大司馬竟然是公輸盤一般的巧匠?”司馬懿莫名驚詫了。公輸盤,就是魯班,姬姓,公輸氏,名般。又稱公輸子、公輸盤、班輸、魯般。春秋時期魯國人。“般”和“班”同音,古時通用,故人們常稱他為魯班。他從魯國來到楚國,幫助楚國製造兵器。他曾創製雲梯,準備攻宋國,墨子不遠千裏,從魯國行十日十夜至楚國都城郢,與魯班和楚王相互辯難,強行說服楚王停止攻宋。木匠師傅的手工工具,鑽、刨子、鏟子、曲尺,劃線用的墨鬥,據說都是魯班發明的。司馬懿如此說,實在是對大司馬呂布的褒獎、

“可不是?大司馬一生的豐功偉績,即便是一連說上三天三夜,也是說不完的!他曾經兩征鮮卑,一征烏丸,剿滅黃巾,平定西涼……”一看司馬懿興趣盎然的樣子,這個油滑老吏的話匣子就打開了。旅途寂寞,司馬懿也樂得有個人說說話兒,就這樣一連四日,兩個人說的都是大司馬呂布的趣聞軼事。司馬懿聽在耳中,記在心裏,對大司馬有了透徹的了解。

趕到大漢的京師洛陽城之時,正是第四日的未正時分,在老吏的帶領下,眾人從中東門入城。一看到雄偉瑰麗的洛陽城,司馬懿的雙眼之中,立刻就透出了陶醉的目光,這一座雄偉瑰麗,才是我一生苦苦追尋的目標兒!大丈夫當如是也!做人,就要向大司馬一般豪邁!

眾人入城之後,在傳舍之中安頓好了,簡單洗漱了一番,用過了午飯,司馬懿便帶好了計簿和各種文書,在老吏的引領之下,直奔大司馬府而去了。現在的尚書台,就設在大司馬府中,入京之後,先要向尚書台的主管尚書交代了公事,還有自己草擬的河內郡上疏之後,才能返回傳舍,各自安歇。司徒和尚書令讀過了河內郡的計薄之後,才會傳召上計掾。

今日的大司馬府,幾乎稱得上人山人海,似乎在舉行著什麼重大活動。洛陽城中的官宦子弟、清流儒生們都聚集在府中,彈棋的、圍棋的、看百戲看百戲餓得、鞠蹴的、比武射箭的,到處都是。此情此景看得那位老吏目不轉睛,可是司馬懿卻目不斜視,直奔尚書台而去。

到了尚書台,交接了所有文書賬簿之後,司馬懿這才長長地鬆了一口氣兒。“這位小哥兒,我看你麵生地很,你是頭一回來洛陽城吧。”主管尚書三十餘歲,是一個儒雅的士人。“正是!”司馬懿連忙叉手施禮道。“今日是臘月二十八,大司馬府中正在慶祝,官宦子弟、清流士人,三百石以上的官吏皆可參加。小哥兒好生去玩一玩吧!”主管尚書微笑著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