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1章 孝獻皇帝的盛大葬禮(1 / 2)

究其實際,孝獻皇帝的盛大葬禮是由太常馬日磾一手操辦的,司空種拂隻不過是掛了一個空名罷了。種司空老病侵尋,精力實在不濟,再加上他早已看明白了,這天下終究是呂家的,自己還是早些歸隱田園,享上幾年清福吧。他早就上疏“乞骸骨”了,隻是大司馬一直未批。既然“乞骸骨”你不批,老夫就告病好了!自從大司馬班師以來,種司空就一直告病。

可是,這一次孝獻皇帝的葬禮,他不得不再次出山了。“老前輩,這一次孝獻皇帝的盛大葬禮,您老是必須要出山的。三公之中,王司徒早死,皇甫太尉是一個武人,壓不住朝中的清流名士,您老要是再不出山,我也撂挑子了。”馬日磾登門拜訪,半是商量半是威脅地說道。種司空沉吟了半晌兒,再三斟酌,這才緩緩點了點頭兒。“如此,我就勉為其難吧!”

十二月二十日這一天,一大早兒,種司空就來到了德陽殿中坐鎮指揮。孝獻皇帝靈柩啟遷之前,照例是要有祭奠之禮的,這祭奠之禮照例是太常的職責。早在入夜漏湖所指二十刻時,太常馬日磾就帶著高帽,穿著齋衣,乘坐高大軒車,抵達德陽殿,停車於門外靜候。

早已在德陽殿外恭候多時的謁者連忙哈了哈快凍僵了的雙手,進入德陽殿內稟告。“宣太常馬日磾進殿受詔!”種司空高踞於上,沉聲說道。宣布葬禮開始的使者趕到之時,太常馬日磾南向而立,進大殿跪伏叩拜受詔。然後乘車到達南郊,查驗無誤之後,返回南宮。

此時此刻,馬日磾滿臉莊嚴肅穆,宛如正色立朝的古大臣一般。可是,他的心中卻是波瀾起伏,激蕩不已。最近這一個月,他幾乎放下了手中的所有差事,日夜操勞,忙得就是孝獻皇帝的盛大葬禮。無論如此,此次大司馬踐行了他的諾言,但凡葬禮所需,一律從優供給,這一點,馬太常自然是心知肚明的。唉!風光大葬了孝獻皇帝之後,此生大概就是呂家人嘍!

本朝的規製:百官五日一聚哭祭,二千石一級的官吏、刺史,各郡國來到京城上奏朝廷的屬吏也皆五日一哭吊。天下各地吏民,令到後哭吊三日。下葬前兩日,都於清晨和脯時(下午三點到五點)哭吊。下葬以後,脫去喪服,不禁止婚姻嫁娶嫁娶、拜祖祭祀。地方官佐史以下屬吏,穿布衣帶頭巾,麻布帶子不超過三寸,吊喪於庭中。下葬後,大功十五日,小功十四日,服黑經白緯者七日,脫去喪服。如今,放眼洛陽城內外,已然是滿目縞素孝服了。

馬日磾的目光掠過滿目的縞素,緩緩向德陽殿前望去,那裏送葬的隊伍正在列隊。

孝獻皇帝的神主未雕刻成之前,代以受祭的木高九尺,寬容八曆,以葦席覆之。為大喪服務的車全都去掉帷帳,粗陋無飾。跟隨的走卒都穿著便於做事的粗布包臂衣,同時包著頭巾。太仆王翰一馬當先在前開路,架著四輪大車作為出殯之車,車上用粗帛做成帳幕。

中黃門、虎賁各二十人手執牽引棺材的大繩。司空種拂、太常馬日磾負責選擇地點,預先修築好的陵墓。“吉時已到,準備出城!”太史令高聲喝道。謁者二人、中謁者仆射、中謁者和將作大匠魯墨聽到之後,立刻快馬加鞭,趕赴諸帝陵園。他們要趕在孝獻皇帝的靈柩到達之前,用油漆過的橘紅色帳幕覆蓋於墓坑中。按禮儀用方石治築成黃腸題湊,並構築便房。

“整隊!”隨著太常馬日磾的一聲斷喝,太仆王翰親自駕馭的,載著皇帝靈柩的喪車緩緩起行了。職掌驅除疫鬼和山川精怪,並由武夫充任的方相氏以黃金塗為四目,手蒙熊皮,身穿黑衣朱裳,執戈揚盾,立乘四馬為先驅。前麵的旗幟長約兩丈多,十二條飄帶拖到地麵。

旗上畫日、月、兩條升騰之龍,在魂幡上墨書“天子之柩”四個大字。謁者二人立乘六馬跟隨在後。本朝的規製,天子出行之時,儀仗隊為大駕規模,是最龐大的一種,皇帝乘坐以黃金為飾的根車。光武帝定鼎建國之後,改為次一等法駕。今日,按照太常馬日磾“風光大葬”的建議,改用大駕出行。太後唐姬帶著天子劉熙、公主劉明坐在靈柩之後的第二輛車上。再後麵,就是大司馬、三公、文武百官的車駕。浩浩湯湯,盛陳儀仗,排好隊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