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0章 劉侍中的前程(2 / 2)

自從大司馬入據洛陽,確立監國體製以來,便援引霍光故事,以內朝措置軍國大事了。武帝崩逝之後,霍光輔政,以大司馬大將軍領尚書事,成為內朝之首,內朝便由原來的顧問谘詢機構,變成了最高權力機關。大司馬和昭懿夫人所要的,就是這個實打實的效果兒。

一時之間,內朝的諸位“隱相”、“內相”們,頃刻之間便成了本朝官場的新貴紅人兒。

可是,在滿朝的新貴之中,獨有一人鬱鬱不歡,此人,便是故幽州牧劉虞的兒子、侍中、幽州治中劉和。劉和是在三日前剛剛抵達大漢的京師洛陽城的,他是奉了幽州牧傅燮的命令,前來洛陽,與朝廷磋商幽州善後事宜的。他是幽州的土著,又長於政務,人地都很相宜。

就在劉和臨行之前,幽州牧傅燮特意請他過府一敘,順便為他踐行,兩人邊吃邊聊。

“你此去洛陽,主要的任務有三:其一,便是向朝廷彙報平定幽州的經過,還有幽州料理善後的打算,這一條兒,大致是沒有什麼問題的。其二,便是向朝廷伸手,大家坐下來漫天要價就地還錢,不怕爭得臉紅脖子粗。不管是錢糧輜重,還是兵器甲仗,還是百工、士子、京師大學堂亦或是太學的學生,隻要朝廷有的,我們幽州都要!這一條兒,怕是很難辦的。”

說到這裏,傅燮停了下來,抬起雙眼,定定地望向劉和,仿佛是想看清楚劉和是不是真正明了了他的意思。“州牧,依我之見,還是先見一見王司徒,讓他老人家領著我去覲見昭懿夫人,總要上頭兒點了頭兒,才好和戶曹篆王隗討價還價。”劉和叉手施禮,微笑著答道。

“孺子可教也!”聽到這裏,傅燮撫掌大笑了。既然劉和早已了然於胸了,他就不再囑咐了。“這第三條兒,便是你今後的出路兒。如今的朝廷,是以內朝總領外朝,你頭上畢竟有著侍中的銜頭兒,如今侍中一職已成朝堂顯貴,浪費了實在可惜。不如就在洛陽呆上一陣子,把原來的老關係都接上,如此一來,要人要糧餉的阻礙便會少些。這一件差事兒完了之後,我會專門上疏,請朝廷調你回京任職。”說到這裏,傅燮特意加重了語氣,朗聲說道。

劉和是極聰明的,一聽就明白了,立刻便叉手相謝道:“如此,固所願爾,不敢請耳!劉和在此謝過州牧了!”他的父親是故幽州牧劉虞,在幽州深得人心,後來兵敗為公孫瓚所殺。正因為如此,幽州百姓深感痛惜,看劉和的眼光兒,便像看待自家子侄一般了。如今幽州粗定,百廢待興,作為已故幽州牧劉虞的兒子,他若是不入朝為質,朝廷如何能心安?

“如此甚好!你的本職是幽州治中從事,不過是三百石的芝麻綠豆官兒,譬如雞肋一般,食之無味,棄之可惜。若是我專折上疏,朝廷看我的一張老臉兒,再追論老州牧的功勳,加上你在規複幽州之戰中的功勞,一個千石的縣令是妥妥兒的!運氣好的話,沒準兒還能封侯。”

傅燮不愧是有名兒的能臣,轉瞬之間便有了辦法兒,既消除了朝廷的疑慮,又為劉和謀了一份兒大好前程,如此一來,便公私兩全了。傅燮的拳拳之心和滿腔誠摯,聽在耳裏,看在眼中,劉和不由得有些噓唏了。“大人於我,恩同再造!劉和必當奮發努力,以報大人!”劉和俯身行禮,他的聲音有些哽咽了,他的眼眶之中,也已經開始濕潤了。自從喪父以來,他已經痛苦許久了,隻是積鬱於中而不得發。直到此時此刻,他才覺得悲從中來,不可自抑。

“起來!起來!莫要效小兒女態!隻要日後奮發努力,成為一代名臣,也不枉我的一番苦心!”傅燮連忙俯下身來,伸出雙手,將劉和攙起。公事兒和私事兒都談完了,也都有了極其妥當的措置,賓主之間都非常高興。如此一來,縱酒高歌,傅燮和劉和便都酩酊大醉了。

次日一早,劉和起身用了早飯,措置了家中諸事。便收拾了行李,將書籍、衣物、金銀細軟滿滿地裝了三大車,再收拾了十車幽州的特產土儀,預備在京中走動之用。這才點起了兩百家兵,在一曲官軍的護送之下,帶著幽州百姓的殷殷期望,一路向南,奔洛陽而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