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恩自從逃亡海島後,每日裏過得都是眾叛親離的日子,稍有不慎,手下的兵卒就會逃回大陸,為此他不得不嚴加管理,實行人人聯保,某人逃跑,擔保人就受到株連的方法,來穩定內部。這樣一來,搞慣了哥們義氣的匪兵們,由於不忍心自己逃跑後會使自己的好友遭受株連,才使逃跑的案例漸漸稀少下來。
這一天,忽聽匪兵稟報,說是有從大陸來的四位兄弟,主動到達海島來投奔孫大將軍,孫恩簡直喜從天降,不禁脫口而出道:“這真是太陽從西邊出來了!沒想到我這些流亡海島的土匪,也會有人主動來投了!”
孫恩發話:“快將來人帶上來見我!”
不大一會兒,就有海匪兵卒帶領四個年輕人,來到孫恩帳下。孫恩打眼望去,見來人兩大兩小,大的兩個顴骨突出,立眉鼠眼,猴腮尖嘴,四目相視,透露出陣陣殺氣,膽小的人看見此兩人,禁不住要吸上一口冷氣!小的兩個顯然還是未成年的孩子,但也精靈豪氣,非比尋常,稍加鍛煉,估計必成可造之材,隻是年齡尚且偏小。
孫恩心中有些不悅,開口便說道:“下麵四個小子,莫非你們也像孫爺爺我一樣,在家鄉犯下了命案,被官府追殺,無路可逃,這才不得不投奔孫爺爺名下嗎?”
步丐來聽孫恩如此發問,顯然是有小視自己的意思,雖心中不滿,但是嘴上還是說道:“孫將軍言之差矣!孫將軍乃反對朝廷的義士,我們兄弟久聞你的大名,這才冒死橫跨海洋,誠心來投,望孫將軍接納我等!”
孫恩走下“龍椅”,一直走到步氏四兄弟近前,用懷疑的眼光在他們身上掃視了半天,又豎起鼻子,在步氏四兄弟身上,反來複去,聞了又聞,嗅了又嗅,最後這才又坐回到“龍椅”上去。
步丐來在心裏暗罵道:“狗東西,你這是什麼毛病?你的狗鼻子再靈,在我等四人身上又能聞出個什麼結果來?我們為報私仇,這才屈尊來投奔你,難道你還懷疑我們的真心不成?”
原來,由於孫恩長期生活於海島之上,每日所接觸者和食用者,唯有海裏的魚蝦而已,時間一久,每個人的身上就難免有濃重的魚腥氣味,如果是大陸人,就少有這種氣味,因此孫恩用鼻子一聞,便能甄別出來人所說是否假話!
孫恩重新坐定以後,高聲對步氏四兄弟說道:“海島閉塞,地域狹窄,且吃食又很難弄到,免不了要委屈你們了,不知你們可受得住這樣的艱苦?”
步丐來回答說:“孫將軍何出此言?我等是為一雪被人淩辱之恥,這才冒著風浪,來投奔孫將軍你的,說什麼艱難困苦,隻要你孫將軍能受得了的,我們四兄弟皆能受得!”
孫恩說道:“孺子有誌,堪可造也!既然你們願意跟隨我孫恩成就大業,那我就破例把你們收下吧!”
這次孫恩乘機反攻大陸,自然是少不了歩丐來步丐思四兄弟的參加,因為四人報仇心切,且又都是土生土長的會稽城本地人,一路輕車熟路,很快便到達會稽城。
到達會稽城後,孫恩紮營在一戶朝廷官員的故宅裏邊,由於這位官員早已聽見孫恩來襲的風聲,因此便提早攜家帶口,逃往他處去了,剩下的隻是一座空宅院,不過院內家具一應具在,日常用的東西一樣不缺,這對逃亡在海島的孫恩來說,可也算得上是天上地下了。
有一日,孫恩對手下說道:“本將軍此次來到會稽城,雖說地方官吏有的聞風而逃,有的望風而反,但是皆因他們各有各的打算,隊伍又互相不統屬,故此我的力量還是單薄;再者,皇帝與大臣們一聽說我孫恩來攻,又都龜縮在皇宮內不與我接戰,日久必生變故。為今之計,我決定首先掃清外廓,待我的實力壯大後,再將東晉恭帝司馬德文那個龜孫子拿下不遲!”
步丐來向孫恩建議:“孫將軍,你的決定無比英明!小的有一個建議,不知該說不該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