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1 / 3)

沈幼香聽完黃凡宇這番話後,敏銳的感覺到她似乎有什麼話要說,因此便想一問究竟:“黃大姨,你方才說了這麼一番話,恐怕你是有什麼心裏話要要對我們說吧?”

黃凡宇眼睛一亮,說道:“可讓夫人你說對了!我黃凡宇是個無文化無教養的粗人,唯一所學,就是在灶房裏打轉轉。因為長年累月在你們這樣有文化的人家,免不了就耳濡目染,道聽途說,也沾染上一些文化氣息。我的意思是說,你們今天這種其樂融融的氛圍,也著實感染了我,我也想在老爺夫人麵前賣弄一番,謅一首詩出來,讓老爺夫人給評點評點,不知如何?”

王凝之聽罷黃凡宇的話後,也禁不住欣喜地說道:“我們王家不愧是書法世家,連灶房裏的廚師,也要來撰文弄墨一番,難得,難得!”

沈幼香也說道:“其實,從打黃大姨來到我們謝家的那一天起,她不但見證了我的出生與成長,我還是吃著她做的飯食長大的哩。黃阿姨說她自己是個粗人,這實在是自謙之詞!這做飯做菜的事情,也是個細致活,若沒有縝密的思考,精細的技巧和高超的手藝,是做不出合乎口味的飯菜來的!黃阿姨,你老既然有作詩的想法,侄女我願意洗耳恭聽!”

在得到王凝之與沈幼香的允準後,黃凡宇自然是打心裏高興,她說:“要說這與文字打交道事情,在老爺與夫人麵前,我簡直就是在班門弄斧啊。我可不懂得作詩,就算是胡謅吧,做好做壞望老爺夫人可不要笑話!”

王凝之問黃凡宇:“無論寫文章還是作詩,都必須有個主題,請問黃阿姨,你是以什麼為主題來作詩呢?”

黃凡宇說道:“你們今天所作的詩,也與石榴有關;我整天不是做飯就是做菜,我看我就以飯菜為題目,來謅上兩首吧!”

王瑞之突然也插話道:“黃奶奶,我就喜歡你老做的飯菜!既然你做的飯菜那麼好吃,你作的詩肯定也不差,你快念出來讓我們聽聽吧!”

接下來,黃凡宇就以飯菜為題,作出兩首詩來。

第一首:吃糧想起親爹娘,他們都是種田郎;

早起晚睡倍辛苦,一年到頭餓肚腸。

烈日暴曬去插秧,寒冬踏雪送糞忙;

辛苦種下百鬥粟,喂飽官爺肥肚腸!

王凝之聽罷黃凡宇念的詩後,不禁心中一驚:“她這是變著法兒在詛咒官府啊,我也是朝廷命官,她所詛咒者,是不是也包括我在內呢?”但是又轉念一想,自己安慰自己道:“不會吧,看來,她早已不把我當做官府的人了,既然她把我王凝之也當做了與她一樣的一介平民,那又有什麼話不可以說呢?”

王凝之首先把自己排除在外,然後這才對黃凡宇說道:“黃阿姨,你說你是個粗人,這倒是讓我大惑不解了!以你的詩才,完全可以與當今大詩人來相比!不過你的詩更貼近生活實際,讓人聽後,不禁心潮澎湃有欲哭無淚之感!想那些種田人,一年到頭,時時都無比的辛苦,可是到頭來卻還得不到溫飽!他們種出的糧食都到哪裏去了?自然是都被朝廷中那些‘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的官老爺們掠奪去,自己去享用了!黃阿姨,你這首詩‘謅’的可真不錯!”

沈幼香也說道:“我曆來有一個錯誤的想法,總認為寫詩作書做學問,都是我們這些有文化有教養的人的事情,今日聽完黃阿姨你念的詩,這才逼迫我不得不改變原來的思想!現在我認為,真正會寫詩的,是像你這樣滿臉皺紋手筋隆起的勞動者!你所流露出來的感情,是那樣的樸實,又是那樣的真實!使我這個被人們譽稱為東晉才女的人,也感到自愧不如了!”

王瑞之問黃凡宇道:“黃奶奶,你寫的詩好極了,也通俗易懂!瑞兒還沒聽夠,你能不能再為我們朗誦一首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