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十九章(3 / 3)

一雙鴛鴦鳥, 繡在水上漂。

鴛鴦水上漂, 王三姐守寒窯,

再繡上孤雁, 西涼把書捎。

……

上繡天堂路, 下繡地獄門,

再繡上陰曹, 一共十八層。

荷包繡成了, 繡起無人捎,

熱手手抓得, 還怕落了色。

覺慧法師呆坐在蒲團上,那隻小箱子放在麵前,端詳著手裏的那雙沒做成的鞋子,自怨自艾道:“你怎麼這麼不經事,說你幾句,就承受不住,原先的剛強哪裏去了?要是知道你是這麼的脆弱,心裏盛不下,就是打死我,我要不埋怨你啊,唉,都怨我,我還不如戲文裏唱的那個王三姐,人家住了十八年的寒窯,終成正果,我吃齋念佛幾十年,落得個一場空,也就罷了,竟然還害死了你,嗚嗚。”

二翠發現覺慧法師闔閉的眼角處,兩行淚水順流而下,便擔心老人受不了,自己先站起來,蹲到老人身邊,便想勸老人回去。又聽覺慧法師邊哭邊唱道:

一繡繡隻船啊,梢工把船搬,

有一個水手,長的好威武,

廟會上奪得個

紮猛子比賽新狀元。

引得個少女啊,從此動了心

二繡繡荷包啊,船上張著帆,

送給心上人,駕船走四方。

沒想到姐姐她,說動爹娘卻搶了先。

落得個妹妹啊, 哭進梧桐庵。

三繡繡鴛鴦啊, 鴛鴦水上漂,

本來死了心,心靜如青灰

沒想到一場災,讓你重新落孤守單,

我守苦尼庵啊, 一守六十年

……

曲調是當地的民間小調《繡荷包》,歌詞卻是新的。眾人恍然明白,原來覺慧法師之所以出家是因為和姐姐同時愛上了老艄公而不得。

大翠既是給老人守靈,也是陪著張天賜守靈,想到自己的以後,更覺悲傷,哭得是死去活來。

此時,萬鎮長也走過來,勸覺慧法師說,二姑,人死不能複生,回去吧,別哭壞了身子。

覺慧法師哭過了,唱累了,站起來,說,哦,我也該走了。

萬鎮長派人把老人送回梧桐庵。

夜深了,外邊的戲也停了,躁動了一晚上的渡口逐漸安靜下來。

夫人帶著大翠、二翠呆坐在棺材的另一側,姐妹倆還在嗚嗚的哭。

萬鎮長對夫人道:夜深了,你帶著孩子回家去吧,我在這裏和幾個人陪著天賜看護。

夫人道:行。夜裏冷,都穿厚點,別凍著。

萬鎮長道:知道了,回去吧。

大翠和二翠隻好跟著夫人默默地離去。

棺屋內,萬鎮長,大嘴李,喇叭張,陪著天賜一起守靈。

幾個人聊起老人的往事,無不唏噓歎息。

外邊的燈光一下子亮了許多,幾個人都沉浸在追憶中,誰也沒去注意。

燈光越來越亮,發出的紅光把靈棚都照得光亮,幾個人才發現火光是從對岸梧桐庵照來的,火光越來越強,幾乎照亮了整個渡口。

大嘴李靠在門口,率先衝出去,一邊去解渡船上的船索,一邊大喊道:不好了,大殿著火了。

眾人也跟著跑出來,發現整個梧桐痷是一片火海

萬鎮長哭道:我的天哪!

幾個人頓足大喊起來:快來人啊,梧桐庵著火了!